股票

中国股市陷阱有哪些?

  不论什么国家,股市其实都是个坑,只不过程度都有不同而已,坑有多有少,有大有小。那么,中国股市陷阱有哪些?小编告诉您。

  中国股市陷阱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以下六点:IPO管制、两级市场、限制涨跌幅、T+1、上市公司动作审批、两融特权。这些股市陷阱有多大有多深?我们一起来看看。

  IPO管制为什么是股市陷阱

  股市本来是一个融资和投资的平台,以及投资者股权交易的市场。按理说,企业是否融资,机构和股民是否投资,股权是否交易,都是自觉自愿的事情。

  对企业而言,无非是需要资金,对投资者而言,无非是想投资或投机。请注意,投资与投机只不过是时间上长期持有与短期持有的区别,并无本质的不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没有人不知道。只要投融资双方和股权交易双方都是完全自觉自愿的选择,是不需要也不应该存在任何管制的。

  作为股市的监管者,证监会的唯一职责就是监控股市的运营情况,防止融资中出现金融诈骗,此外也没有更多的义务与责任。至于防治巨额投机资本操控股市,这是可为可不为的选项,因为从来的股市危机,都是经济危机导致投资者对上市企业丧失信心导致的,而不是反过来股市危机导致经济危机。

  更何况,你不能说,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必须看好某个企业一辈子对吧,如果是这样,那就没必要搞什么股市交易,直接把股民转为股东不就完了?

  但是,我们的IPO为什么需要证监会的审批呢?所谓审批,除了权力寻租的需要,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为制造上市障碍,把一个正常的投融资搞成一个高大上的神秘的东西,目的在于制造“稀缺性”,使人觉得,但凡上市的企业就是好企业,给投资人设下一个认知误差的陷阱,为下一步圈钱埋设伏笔。

  两级市场为什么是股市陷阱

  企业既然要上市融资,就应该直接按融资额度需求确定起始价格和股份发行数量,直接挂牌上市,让任何股市参与者均可以直接购买。这并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障碍,让融资企业作为原始股票的原始拥有者,按起始价格直接挂牌交易,转让股份,收回企业所需资金就是了。

  为什么在上市前非要先通过机构认购和定价,或者通过承销商来定价?为什么非要先让机构把蛋糕分得差不多了,剩下很小一部分再让散户来打新?为什么非要先把蛋糕分好了再到二级市场交易?新上市企业的目标如果只是融资这么单纯,那么,既已在初级市场融到资了,又何必再到二级市场来交易?

  两级市场机制的设计,无非是为了让机构(主要是国家队,下同)伙同上市企业一起,到二级市场来圈钱,圈到远比企业经营所需融资额度更多的钱,甚或是这上市企业根本就不是什么经营急需资金,一切只为了玩上市圈钱的把戏而已。

  实际上,这两级市场的机制设计,本就是一个圈钱的陷阱,专为机构到股市圈钱而设计,上市企业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机构用来包装的道具而已。所以你就能够看到,专做IPO的金融机构,像猎狗一样到处寻找可供包装上市的企业,只要给他们钱,臭狗屎也能被包装成香饽饽。他们的理念是,只要有“故事”可讲就行,没有故事可以编故事,他们的本事正是能够帮你编故事和讲故事。

  这种两级市场的机制设计,导致的后果就是,真正有热情上市的企业,很多都是骗子企业,只要经过机构的精心包装,破铜烂铁都成了优质资产,精彩的企业发展蓝图极具诱惑力。上市一旦成功了,企业再烂也没关系,因为股市可以不断地一轮一轮圈钱,企业根本不需要什么经营,把外部形象和财务报表做漂亮就行了。

  也正因为上市企业不是真正的优秀企业,而股市的主力军又是金融机构和上市企业自身,他们都知道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他们在股市上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投资理念,只会通过恶炒作来圈钱,这才是中国股市动荡的根本原因所在。

  限制涨跌幅为什么是股市陷阱

  表面看起来,限制涨跌幅是为了防止股市震荡过大,保护中小散户的利益,其实这掩盖了它的真实意图。

  经历过股灾的股民应该深有体会,如果不限制10%的跌幅,你可以根据自己对大势和个股的判断,随时斩仓止损,不管损失多少,总之有操盘的自由选择,可以在可忍受的范围内止损。但是,当设置了10%限制后,机构大户每一天都可以封跌停,你每天都是夺路无门,只能眼睁睁看着股值一天天下跌,毫无办法。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看好大势和某个股票,你想买入,但连续的开盘封涨停,你根本没有机会介入不是吗?

  这种限制涨跌幅的设计,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关门打狗”的专项设计,专为机构大户用来封杀散户操盘行为而设计的超级陷阱。只要你陷入股市,就在劫难逃,只能任凭机构大户掠杀。

  进一步出台5%、7%的所谓“熔断机制”,是想把这种“关门打狗”的门槛更进一步抬高,以便能关住更多的散户不让出逃。结果引起恐慌,又被迫取销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股民现在都在觉醒,把戏不好玩了。

  T+1为什么是股市陷阱

  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股市都既不设涨跌幅限制,也不搞T+1,而是T+0,当天可以无限制地自由买卖股票。我们为什么要设置T+1限制?

  光有10%幅度限制是不够的,当股市当日出现异常波动时,我们的证监会和机构都需要时间来商议下一步如何应对。所以,你当天买入的股票不许动,等到休市后,他们商议好了,明天或者来个高开,或者来个低开,或者来个封涨停,或者来个封跌停,总之他们需要对当天的股票数据进行分析,看看散户们的动向,够不够动手绞杀的份量。够,第二天可能就是低开或封跌停,不够,可能是高开或高走以吸引更多散户跟进。

  总之,T+1的设计,对机构而言是留个商议的时间,对散户而言却是又一个陷阱,这个陷阱的本质,就是不给你立即套现出逃,或者立即纠错止损的机会。

  上市公司动作审批为什么是股市陷阱

  所谓上市公司的动作审批,是指上市公司关于增发、并购、重组等重大事项,均要事先报证监会审批,审批通过才能对外公布。这为什么是陷阱呢?

  因为报批就意味着公司的重大决策信息已经提前外泄,只不过不是外泄给广大股民,而是外泄给了监管者。外泄给监管者的后果是什么?

  你想想中国股市特有的词汇“内幕消息”就知道这后果是什么了。证监会审批上市公司经营中的重大动作,不仅是对上市公司经营行为的粗暴干预,更是为了权力寻租的需要。

  证监会提前给机构透露了某公司的增发、并购或重组消息,机构就会在消息公示前悄设埋伏,只等消息正式公示后股民跟风炒高,然后趁机出货。把戏是不是这么玩的啊?

  尤其搞笑的是,上市公司上报的审批事项,证监会总会留有足够充分的审批时间,绝不会马上批复。为什么?是不是因为“内幕消息”需要时间进行酝酿和发酵啊?

  上市公司有董事会,有股东会,有独立董事,有广大的股民在监督,其经营行为凭什么要你证监会来干预啊?你干预的后果除了制造“内幕消息”以便所谓的监管权力能够到市场寻租,还有什么好的效果么?

  你们抓了徐翔,罪名正是所谓的“内幕交易”。请问,假如你证监会没有“内幕”,徐翔又如何进行“内幕交易”啊?如果上市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按规定必须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并于当日及时公示表决结果,这中间根本没有你证监会任何鸟事,还可能有“内幕交易”么?

  看到你证监会还经常像模像样地打击什么“内幕交易”就好笑,难道这所谓“内幕交易”不正是你们的监管机制设计出来的陷阱?

  两融特权为什么是股市陷阱

  这个非常好理解,只许场内机构搞融资融券,不放场外配资,这再明确不过了,就是只许机构绞杀你,不许你对抗机构。

  你想想啊,国家央行能够为机构提供“无限制的流动性支持”,这是什么概念啊?炒股拼的不就是资本实力嘛,既然人家的资本力量是无限制地大,谁还玩得过国家资本呢?

  这个叫做陷阱或许不太恰当,因为是公开的明火执仗,没有制度设计的隐蔽性,是明坑而非暗陷。只是为了迎合文章标题,我就姑且也称之为陷阱吧。

  股市的问题并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政府和操控股市的权贵们是否愿意改变股市作为圈钱工具的游戏规则,是否真的愿意把股市变成真正自由、公平、公正、公开的投融资和交易平台。

  股市陷阱无论大小,很多其实就是投资者卖不过去的坎儿,有了这些坑,才更让人明白那句: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最后提醒广大投资者,股市投资要记得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