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规模创新高,互联网科技占半壁江山
2018年,大中华区私募股权市场投资规模和退出交易额均创历史新高,但交易数量跌至2014年以来最低。另外,大中华区私募股权市场募资情况不佳、增速放缓,人民币基金募资总额锐减85%。值得注意的是,私募股权市场的退出渠道上,以往受到重视的IPO在2018年受创。
由于2018年股票市场相对波动,相当多股票IPO后破发,同业买卖成为了更重要的退出渠道。据贝恩调查,比起以往热门的互联网行业,未来消费、医疗、科技等基础行业领域将更受私募基金青睐。并且,比起国内/区域基金,大型全球基金所占市场份额比重有所提升,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
大型交易数量激增
咨询管理贝恩公司4月24日发布《2019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规模和退出交易额均呈上升趋势,大型与中型规模的成长型投资交易额均创下历史新高,但交易数量却跌至2014年以来最低,较上一年下降13%。另一方面,由于资管新规政策收紧,包括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监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民币基金募资急剧下降,总额锐减85%。贝恩预计,随着监管力度的适度放宽,人民币基金募资规模预计将回升至往年水平。
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交易规模方面来看,达到940亿美元,其中,互联网和高科技行业交易数量约占投资交易总数量的一半,医疗行业投资交易数量也有大幅增长。而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成为国内私募基金最重要的竞争者。
2018年,超大型私募股权交易由蚂蚁金服驱动,交易额达到140亿美元。其他大型交易包括字节跳动、拼多多和饿了么,交易额都达到30亿美元。主要的投资方来自于国内外的大型私募基金,包括红杉资本、银湖资本、软银中国、高瓴资本、贝莱德、KKR等。“尽管2018年交易总数量有所下降,但1亿美元以上的交易数量较上一年增长36%,平均单笔投资规模实现近40%增长。”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私募股权基金业务领导及本报告合著者浦晓颖女士表示。此外,贝恩报告还指出,科创板的设立为高科技、生物制药、高端制造等行业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从而会吸引更多投资。
经济风险促使退出加速
过去一年私募股权的投资退出也创下历史新高。报告指出,大规模的成长型投资通过同业买卖和首次公开募股(IPO)方式完成退出的数量增长,将退出交易额推至历史最高点,从而驱动了私募股权市场整体交易规模的增长,尤其是在10亿美元以上大型交易的推动下。此外,同业买卖作为关键退出方式,首次在退出总额中突破50%。
瑞幸咖啡本周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了招股文件,正式寻求在美上市,计划融资最多8亿美元,承销商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等机构。瑞幸如果上市成功将成为今年以来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融资规模最大的公司。业内预计,瑞幸上市后的估值将达到40亿至50亿美元。就在上周,瑞幸刚刚完成由贝莱德(BlackRock)领投的1.5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已经达到29亿美元。
对于互联网企业的高估值,斯坦福大学研究学者、第一视频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力军表示,互联网公司并不畏惧以巨额亏损换回流量高速增长,依靠着人口红利、消费升级,赌上公司的未来。但风光无限的背后,依靠不断烧钱抢占市场份额的做法很难持续,要保持长期的顾客忠诚度,品控和供应链仍是核心。
对此,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兼并购业务主席周浩先生表示:“尽管过去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标的成本在不断攀升,但随着市场趋于理性,企业的估值在未来几年也将有所回落,不过仍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周浩表示,由于宏观经济等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导致上一轮的私募股权缩短了投资周期,目前正处于一个集中的退出期,短期内IPO的数量也会出现一定的增长;不过随着市场回归正常,未来几年退出交易数量可能有所下降,而同业买卖作为关键退出方式,重要性继续攀升。
消费、医疗、科技等领域将更受青睐
过去几年,中国最火热的两个“赛道”是互联网和高科技行业,交易数量约占投资交易总数量的一半。但贝恩认为,未来的新趋势是,互联网的浪潮逐渐过去,传统领域将逐步重获投资者青睐。根据贝恩的调查,未来三年,消费零售、医疗、高科技及教育,将是大中华区最受基金青睐的行业。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兼并购业务主席周浩说:“过去一年对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来说是变革的一年,有起也有伏,尽管如此,我们预计未来市场仍将保持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