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如何防范大小非冲击

  如何防范大小非冲击?怎样防范大小非冲击?怎么防范大小非冲击?

  首先要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目前的限售股票还有多少以及其流通时间安排。为此投资者可以参阅“前十名有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数量及限售条件表”。该表不仅明细了各个股东所持限售股的数量,同时还明细了各股东所持限售股的流通时间安排。

  一般而言,在交投比较活跃的大势中,如果个股流通盘扩容规模低于15%,对股价的冲击力不会太大,但在大盘走熊,成交量比较冷清的情况下,流通盘扩容超过5%,就可能使股价明显下跌。

  大股东动向

  年报中还披露了过去一年中,上市公司解除限售的股票明细,再结合前十大股东年末的持股数量,投资者就可以清晰地判断出,这些原有的非流通股股东是否在急于抛售股票。

  由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量最大,一旦限售完全解除后,控股股东是否会大量抛售股票,将成为左右上市公司股价的重要力量。预测控股股东的持股稳定性,可以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持股量占总股本比例)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如果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很高,且明显超过第二大股东,那么控股股东抛售股票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反之,则抛售可能性较小。

  预披露制度

  投资者须注意的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控股股东大量抛售股票前,会有预先的披露。

  根据深交所的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如果计划在解除限售后6个月以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股份达到5%以上的,应在解除限售公告中披露拟出售的数量、时间、价格区间等。

  此外,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内幕信息抛售股票,深交所还规定:

  当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最近一年被交易所公开谴责或两次以上通报批评处分或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等情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拟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股份的应在出售前两个交易日刊登提示性公告,就拟出售的数量、时间、原因等事项进行说明。

  看股东性质

  至于除控股股东之外的持有限售股的股东,判断其会不会大量抛售股票,则可以从这些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关系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如果这些股东在上市公司董事会占有一席之地,则说明他们与上市公司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股东可以被视为长期战略投资者,他们大量抛售股票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

  当然,从2006年至2008年初的这一段时间可以看出,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相比较,其他限售股股东解除限售后,抛售股票的动力还是较大的。毕竟,这些股东由于并非控股,因而根本无需考虑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问题。因此,投资者对那些限售股股东为数众多,且持股总量庞大的上市公司要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