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上证指数与人生指数
如何分析上证指数与人生指数?怎样分析上证指数与人生指数?怎么分析上证指数与人生指数?
2000年7月19日,上证指数第一次触及2000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又一次跌破1000点;2006年11月20日之后,上证指数的上升通道被豁然打开,接着就翻着跟头升腾,而底部恐怕是再也难见“跌破1000点”的惨象了。我是90年代初在上海加盟证券公司的,迄今近距离地和上证指数相伴,已经快20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近1/4的长度是在上证指数1000点以下熬过的。
被上证指数熬过的人,今生今世恐再难与其断绝关系。离开证券这个行当之后,我再回过头去看,蓦然发现,原来自己悟出的那几条所谓真理,几乎都和这厮有关联,它和它所导演出的一幕幕人间悲喜剧,不但改变了我的世界观,甚至还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变得恬淡、乐观甚至幽默起来。
现在,在我的眼里,股票市场和我家附近的菜市场颇有几分相似。指数代表行市;品质好或独一份的菜死不降价;小贩如同散户,一心只想着赚点小差价,终究发不到那儿去;偶有几个大户,看见那个卖肉的总参水,十分地不平,于是出钱将那肉摊连同肉联厂一起给控了,还换了个人来看摊,从此肉里开始有了比水还要贵的瘦肉精。几个专事倒卖摊位的家伙,都发了大财;那些帮助菜市场扩容的,不管是承销商还是经纪人,反正每月进项都哗哗的。每个菜市场都有公约,也都有人监管。嫌乱嫌秩序不好的,可以转到别的市场去,比如转到现代化大型超市去,那里有空调,苍蝇少,服务周到,环境有序,只是东西贵点。
干什么营生都可以活。但是要把人生和菜市场的行市紧密地捆在一起,让自己的人生指数化了,那就不怎么好玩了。指数人生非我所愿,非我所求。我去菜市场,只是想买点小汤山产的有机蔬菜。
我有个同学,本科是学会计的,研究生却改学了数学,脑子好用到我们不得不叫他“疯子”的地步。他1992年初入市,当年5月底前在上交所开辟的文化广场柜台全数将所持股票抛出,赚取了他毕业后的第一桶金,8万元。后来的93年10月、94年7月底等几次大底,都被他成功把握住,资产在同学中最先晋入千万级。然而很不幸,他后来太投入了,似乎觉得自己就是为股市而生,根本就不顾及生活、家庭和工作,因此而在赚了指数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妻离子散,自己撒手人寰时还不到35岁。
还有一位同事,93年底,机关不坐了,下海。到1996年时,此君已做到某上市公司副总的位置,主管公司证券投资部。1996年上证指数一路走高,他在公司内的实际地位也一步步地上升。记得当时每次聚会,大家全听他一人讲,而所讲的内容又全部是股市,因为股市就是他的全部生活。终于,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后,他个人的内幕交易问题暴露,于是被迫抛下父母妻女,仓惶逃奔加拿大。失去了中国这片沃土,流落异国他乡,水土不服啊!他的人生指数从此开始不断下探:先是父母相继辞世,后是妻子将他的各处房产或变卖或变更至自己名下,并与别人合谋家庭重组,再后来就是他向从前的同学、同事、朋友逐个地借钱,每次都说还,但至今也没见他还过谁。
上证综指,让多少人悲欢多少人离合,多少人倾其一生才智也琢磨不透它,多少人爱它亲它陪它,最后却被它给生吞了。他们的人生随股市指数起伏,为物所困,完全没有了自己的轨迹。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人生是内容,指数只是外在表现形式。搞反了,必然会出现紊乱。
虽然相当数量的投资专家在买卖个股时很少关注大盘点位,但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还是很在意综合指数。其实大家看重上证指数,更为关键的,是关注其变化趋势,即都想知道市场的未来走势。人们都知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或涨或跌这两种趋势,出现的概率基本上各占50%,与人生在某一时点的或变好或变坏的概率大体上相当。但是,由于它时时蕴含着不确定性,甚至连能够推算出天体运行轨迹的牛顿,都“算不出人类的疯狂”,所以它对好奇与贪婪的人类,就具有了无穷的魔力。人们在欣赏对知识的“谦逊”时,常用“虚怀若谷”加以褒扬;在抨击对财富的贪婪时,常用“欲壑难平”加以贬抑。其实谷与壑差不了多少。过分地贪婪知识或财富,都会耗损生命,尤其是在为自私目的而做的时候。就“对赌式金融衍生产品”十分热销的华人族群而言,对这一点多保持几分警戒和清醒,有百益而无一害。
透过仔细观察,人们会发现,股票投资做得好的人,都性情温和,不偏执。他们往往有一种信仰,或秉承一种理念,并据此而时时校正自己的人生指数。
股票指数可以异常波动,但人生指数最好尽量避免巨幅异动。因为毕竟,多数人的人生并不是指数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