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如何在烦恼中成长
中国股市如何在烦恼中成长?中国股市怎样在烦恼中成长?中国股市怎么在烦恼中成长?
首个熊市,首度救市
1992年5月21日,时任上证所总经理的尉文渊宣布全面开放股价取消涨跌停板限制,当日上证指数大涨105.27%报收1266.49点,让上证指数一举从起步时的100点进入了千点时代。不过,暴涨也为之后的大跌埋下了隐患。伴随新股越来越多,扩容不断,A股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熊市,上证指数从1992年5月26日最高1429.01点下跌至1992年11月17日的386.85点,投资者第一次认识到了“扩容”两字对A股的杀伤力。
A股能够见底,是因为证监会第一任主席的刘鸿儒在当年3月的“四不”救市政策,之后又于7月30日推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3大政策救市,终于成功救市。
沪深A股“打擂台”
中国证监会成立于1992年10月26日,当年深交所内部大量私留认购证的“8·10”事件是其重要的催生剂。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创的阶段,主导交易所的是当地政府。为了争股市领导地位,两地政府一直憋着劲的较量。于今看来,深交所初创就有万科、深发展这样的20年后大牛股,无疑起步更好些。“8·10”事件,让深交所发展有所停滞,上证所有了迎头赶上的机会,持续发展直到1995年“3·27”国债事件,上海的国债期货市场被暂停,万国证券垮台,上证所才受到了当头棒喝。
1996年,两地的A股擂台赛再次打响。据当时不少亲历者回忆,这场擂台赛甚至到了几近狂热的地步,从政府到银行再到证券公司再到媒体,都在为本地证券市场摇旗呐喊——如此波澜壮阔的竞争,倒是催生了1996年的A股大牛市,上证指数从当年512.83点一直大涨至次年5月12日的1510.17点才暂告段落。而正是这段大牛市,导致了之后证券市场划归证监会管理,证券市场大一统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