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为何倡导敏感不如迟钝
股市为何倡导敏感不如迟钝?敏感不如迟钝怎么理解?敏感不如迟钝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起了投资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大量的散户们正如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一样敏感异常,市场上扬时个个勇于追涨,信心百倍蜂拥而至;大盘跳水时恐慌心理引发连锁反应,纷纷杀跌盲目出逃。对于市场信息的过度敏感,正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也许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投资理财反应迟钝一点,有时并不一定是件坏事。面对跌宕起伏的市场,敏感的人们往往容易反应过度,要么在市场暴涨时自信陡然膨胀,要么在股市大跌时绝望惊恐不已。市场的涨跌波动本很正常,关键是要认清大势。只要认准了经济向前发展的趋势不变和手里所持股票所具有的投资价值,那就大可对于市场涨跌的各种传闻迟钝一些,让自己保持一份难得的超然淡定。
关于敏感和迟钝,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在其畅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名词——“钝感力”,字面直译可以说是“迟钝感受的力量”。按渡边淳一的解释,“钝感”不是迟钝也不是麻木,而是一种对周围的一切排除干扰、勇往直前的态度。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生活态度,就不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轻易产生情绪波动。看似迟钝的顽强意志,却可以构成我们生存在现代社会的强大力量。
现在很多人都买了基金作为自己投资理财的重要工具,基金净值每天的上下波动也让不少持有人为此敏感得很。今天一看,涨了,心里乐呵呵;明天一瞧,跌了,心里气呼呼。其实,购买基金的目的是为了享受专家理财的优势和服务,本来就应该对日常的净值波动“钝感”一点,以长线思维来考量手里的基金表现才对。几周甚至个把月查看一次基金净值就好了,何苦把自己搞得因为过分敏感而天天焦虑不安呢?
“取天下常以无事,即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倡导迟钝其实与中国道家的古老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外在环境的变化表现不妨迟钝一点,这实际指的是一种在纷繁芜杂的社会变化中保持置身事外的耐力和定力,以“清静无为”的心态沉着对抗外界波动。
“投资理财常以无事,即其多有事,不足以理财也”,因为过于敏感而常处惶恐急躁,这种如草原羚羊一般易随大流的本能反应,往往正是投资理财的“兵家大忌”。敏感不如迟钝,身为投资者的你将作何选择呢?不妨多多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