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股市如何保持诚信问题

  中国概念股的问题在最近似乎又“卷土重来”且更进一步。据《国际金融报》昨日报道,在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之后,7月18日,惠誉国际评级机构在一份评估35家中资企业的报告中表示,使用中国会计准则以及在上证所上市是这些企业的主要劣势指标。惠誉认为这35家中资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面临压力。

  这一说法,等于把本来我们认为只是少数上市公司弄虚作假的问题,上升到了是中国标准的不合理导致所有上市公司都存在诚信问题。中国会计准则和上证所上市门槛,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形成的一套上市标准,原来就是这一次诚信危机的渊源?

  这下问题就严重之严重了,因为目前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2190家(截止昨日)上市公司,采用的都是这样的标准。

  毋庸置疑,诚信危机在A股市场一直存在,远的不说,今年以来老牌绩优成长股双汇发展(000895,股吧)和第一高价发行股海普瑞(002399,股吧)就树立了两个“危机”典型。而此前关于推荐人参股所荐公司、基金老鼠仓、股市“黑嘴”,以及近段关于券商乌龙研究报告的(见信息时报7月19日B叠封面)报道,都说明诚信问题早已存在我们股市的方方面面。

  A股虽然经历过2001年开始的大力整治,但旧的违规模式过去之后,新的违规模式又会出现,老革命总是遇到新问题。监管和被监管本来就是“猫和老鼠”的游戏。制度不完善,加上喜欢运动式监管执法,难免让市场“诚信”问题层出不穷。而关于“新兴加转轨”的定位,有时候也可能成为监管者自我放纵的借口。

  虽然要现代人每日自我“三省”并秉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有些困难,但笔者认为本次对待中国概念股危机的态度,却应以“反省”为上,“敌视”为下。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趁此机会好好“修炼武功”,改正本来就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则A股市场即使真的“大跃进”成功,将来泡沫做大之后,诚信危机爆发起来的危害将会更大。更有甚者,一旦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要留住理性的投资者,就将成为极为困难的一件事情。到那时,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