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散户如何看清上市公司的脸?

  散户如何看清上市公司的脸?散户怎样看清上市公司的脸?散户看清上市公司的脸的方法是什么?

  由于会计信息具有影响资源分配的功能,是公司利益分配的信息基础,因而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经营管理层为了这张“脸”更加漂亮迷人,就经常采用各种财务技巧来操纵利润、粉饰业绩,迷惑投资者。在2007年年报即将全面公布之际,中小投资者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如何避免“踩地雷”?

  对此,《中国经济时报》日前专访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肖星女士,她对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易容术”——进行了剖析。

  牛市中要格外警惕利润操纵

  中国经济时报: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带来了很多新变化,这背后会不会潜藏一些新的问题?

  肖星:新准则更强调公允价值,给了上市公司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利润操纵的空间也更大了、渠道更多了。比如,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都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在过去的准则里这是一个短期投资,是按照投资时的成本来计算,如果下跌了就要确认跌价的部分。在新准则中公司可以选择将这块归为交易性证券或可出售证券,这两种投资在期末时都按照公允价值,也就是市价来计价,区别是交易性证券的价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可出售证券的价格变动则计入资产负债表,待出售时再进入利润表。因此,被归入交易性证券的短期投资,其股价的涨跌变化就与当期利润息息相关,在股价上涨的时候可以马上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股价的波动也会带来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稳定。

  中国经济时报:对公允价值的界定外界好像争论比较多?

  肖星:那是肯定的。有一些资产的公允价值界定起来不是很容易,虽说活跃的二级市场是一个判断的标准,但毕竟每个市场的效率不同。比如股票市场交易比较活跃,尽管也存在价格偏离价值的情况,但毕竟股票市场的价格信息比较公开透明,而像土地使用权这样的无形资产,市场的透明度就低一些。

  中国经济时报:在当前的市场情形下,投资者应该如何对待财务数据的变化?

  肖星:越是在牛市的时候,上市公司越有操纵利润的动机,因为这时候一方面操纵利润对股价的影响很明显,尤其是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比小股东更关注股价;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自身也觉得其股价被高估了,不采取措施股价就有可能掉下来,而操纵利润可以降低市盈率,从而可以帮助稳定股价。

  “易容术”藏在哪些环节

  中国经济时报: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滥用巨额冲销等行为“洗大澡”,严重扰乱了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剧烈波动,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那么,上市公司到底是如何“洗大澡”的?

  肖星:“洗大澡”其实是一个会计术语,是英文“Takeabigbath”的直译。就是说,上市公司有意压低坏年景的业绩,将利润推迟到下一年度集中体现,以达到下一年度业绩大增的会计操纵手段。常见的手法包括大规模计提坏账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当年业绩大减甚至亏损,在下一年度转回以前提取的减值准备,形成业绩大幅增长的假象,而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却未发生根本改观。现在新的会计准则已经不允许让减值准备转回,所以这个空间就缩小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了。首先,将资产处置、出售或投资就不属于转回的情况,因而不受限制,但是却可能达到和转回一样的效果;其次,“洗大澡”也不都是通过减值准备来进行的,还有一些其他更为隐蔽的方式。

  中国经济时报:简而言之,就是上市公司发生了亏损,就索性让它多亏一点?

  肖星:对。本来只亏了一千万,但是亏一个亿也是亏,就索性让它多亏一点。其实,“洗大澡”这种行为在国外也有,比如说公司管理层更换,新的管理层上任之后就可能先“洗大澡”,这样公司亏损的责任就推给前任,而之后的业绩改善就属于自己。

  中国经济时报:在会计准则允许的前提下,哪些方式会形成利润操纵?

  肖星:上面说的“洗澡”就是一种手段。一般“洗澡”的都是烂公司,或者是经营困难的公司,好一点的公司一般不会去“洗澡”,而是通过涂脂抹粉等方式来“粉饰报表”,也就是想打扮的好看一点,是一种小动作。为什么通常都是烂公司才去“洗澡”呢?这就好像一个人通常会通过涂脂抹粉的方式把自己装扮得更漂亮,但是如果这个人掉到了泥坑里,再抹粉也抹不漂亮,那只能去“洗澡”了。实际上还有更升级的利润操纵手段,就是整容,关联交易其实就是一种整容,从这儿切点补到那儿。尤其是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是非整体上市的,有的甚至拿一个车间上市,不做关联交易就没法生产。其实关联交易本身并没有错,用著名制度经济学家科斯的话来说,之所以要有企业就是为了做关联交易,以减少个人与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但关键是应用关联交易的人的动机有问题,很多上市公司为了业绩考核、获取银行信贷、融资和再融资、给投资者交卷、推卸责任等目,利用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欺瞒投资者。这些不正常的关联交易在中国股市被发挥至极致,具体手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在资产重组中利用关联交易在财务报表上做文章的有“甩包袱”、“转金子”、既“甩包袱”又“转金子”等几种类型。“甩包袱”就是上市公司把一个坏资产卖给别人,实现提高利润或扭亏为盈的目的;“转金子”就是大股东往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做法;既“甩包袱”又“转金子”就是把上述两种做法结合起来。最终是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估值,做高股价。除了资产重组之外,上市公司还可能进行“债务重组”,像债务豁免、债务代偿、以股抵债等行为都属于债务重组。1998年-2001年期间的会计准则允许债务重组的收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现实中的众多的问题导致2001年-2006年期间会计准则不再允许债务重组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可是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的收益又重新可以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债务重组中的各种猫腻又开始兴盛。

  第二,在经营活动中的关联交易也不得不防。关联方在采购和销售环节中采取非公允的价格操纵定价,或相互支付费用,比如有些上市公司的关联企业替上市公司打广告、搞委托经营,通过费用支付的方式实现利润输送或资产转移。

  第三,无形资产转让也很容易出问题。由于品牌等无形资产的定价和评估存在很多困难,使得公允价值的确认不太容易,于是就有上市公司利用这些环节来做虚利润,或者通过这些环节与关联企业搞利益输送。

  第四,有些上市公司还会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来增大利润。

  中国经济时报:地方政府为何要帮助企业做大利润?

  肖星:一些地方政府帮助上市公司做利润,往往是为了保壳或为了帮助上市公司达到再融资的条件,实现继续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目的,但是这种利润往往不可持续。

  中国经济时报: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如何去识别这些花样繁多的财务“易容术”?

  肖星:首先,对于公司组织结构过于复杂的上市公司应该尽量躲避,因为你看不清他是几层关联关系;其次,大多数关联交易所带来的利润都不是主营业务带来的,因此对于来自于非主营的利润,如其他业务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等都要紧密关注,尤其是大额交易之后的利润增减,如果有重大的关联交易,就要弄清关联交易之后的真正目的和交易条件;第三,要多关注上市公司的利润构成,看其成本费用占收入的比重是否稳定,如果出现突然变大或突然变小的情况,一定要注意看其是否在“洗大澡”。以上是为您介绍散户如何看清上市公司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