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存货周转率时的注意事项
1、存货周转率对股价并不产生直接的影响,它是通过该指标对企业业绩和短期财务风险的影响来体现的,因此该指标并不能作为判断股价涨跌的直接指标。在评估企业的成长性或预估股价的未来走向时,该指标可以作为辅助性指标来判断企业盈利的真实情况和持续能力。因此,在对企业的基本面分析中,该指标应该结合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等指标使用。不过有时存货周转率出现异常时,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比如,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投资者会认为企业产品出现严重滞销,经营状况处于恶化状态,这样就会打击投资者信心,股价在持股者的抛压下下跌。
2、要结合其他流动性指标分析。要将存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天数)放到总资产流动性、流动资产流动性里对比分析,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销售增加会拉动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增加,不会引起周转率的明显变化。但是,当企业接受一个大的订单时,先要增加采购,然后依次推动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加,最后才引起收入上升。因此,在该订单实现销售以前,先表现为存货等周转天数增加。这种周转天数增加,没有什么不好。与此相反,预见到销售会萎缩时,先行减少采购,依次引起存货周转天数等下降。这种周转天数下降就不是什么好事,并非资产管理得到改善。因此,任何财务分析都以认识经营活动的本来面目为目的,不可根据数据的高低作简单结论。
3、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等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各类存货的明细资料以及存货重大变动的解释,在报表附注中应有披露。正常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如果产成品大量增加,其他项目减少,很可能是销售不畅,放慢了生产节奏。此时,总的存货金额可能并没有显著变动,甚至尚未引起存货周转率的显著变化。因此,在分析时既要重点关注变化大的项目,也不能完全忽视变化不大的项目,其内部可能隐藏着重要问题。
4、并不是存货周转率越高就一定越好。一是企业的存货量必须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与销售的基本库存。如果企业片面地追求高周转率,过度减少库存,那么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涨价、市场供应短缺,或者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等,都可能影响企业未来的正常经营,因此一家成熟的公司会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存货周转率。二是要看存货周转率的分子(主营收入)和分母(平均存货余额)的相对变化情况。比如,如果分子和分母都出现同时下降的情况,虽然存货周转率并没有变化,或者有所上升,但并不说明这家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
5、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时。要了解影响该项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影响资产周转率的因素包括:企业所处行业及其经营背景、经营周期的长短,企业的资产构成及其质量,资产的管理力度。以及企业采用的财务政策等。
6、重趋势分析和异常变化,不要被表面绝对数据蒙蔽。每一次或每一期间的存货周转率数据中的存货数据,只是对当期期末时间点的存货周转情况的反映,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干扰甚至是人为的修饰。因此,要弄清企业资产周转率的真实状况,首先应对其进行趋势分析,即对同一企业的各个时期的资产周转率的变化加以对比分析,以掌握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一般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会保持在某种合理的范围内波动,如果出现异常变化或者某种趋势变化,说明该指标发出了提醒信号,可能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可能是企业的经营策略发生了转变。比如,如果该项指标的趋势开始向上,可能显示企业采取了较积极的财务政策,正在进行某种扩张行动,也可能是产品出现畅销;如果存货周转率趋势开始下降,可能是企业经营策略开始趋于保守,也可能是市场销售等环境发生问题。
存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商品以及其他用于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库存资源。正常情况下,企业按照原有计划生产和销售,如果该比率大幅度上升,说明企业的存货有可能出现大批量销售或折价处理,这就要查看具体的原因。如果是正常的存货销售或积压处理,则可以继续持股;如果是出现亏损变卖,那就要关注企业的下一步经营思路。另一种情况是该项指标异常下降,这里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负面的情况,即商品滞销积压,企业按原计划生产的商品突然没有销路,从而造成存货周转率大幅下降;正面的情况则是战略性购入某项材料或其他紧缺物资。总之,在存货周转率出现异常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抛售股票或继续持有的投资决策。
7、要注重与竞争对手的横向对比分析。由于各产业的性质不同,跨行业比较存货周转率,很难对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及综合管理能力作出评价。只有与性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同行进行比较才有效。
上表是2008年到2010年的3年时间里各行业的存货周转率(次)情况,其中最低的是房地产,只有0.34;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为22.59。如果将这两个板块中某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与另一家公司比较,就无法得出有参考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