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怎样通过资金分流影响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过量的信贷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尤其是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证券市场,将会对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于:

  ①银行信贷需求管理难度加大。大量信贷资金流入证券市场意味着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移,信贷需求由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由实体资产转向虚拟资产,这样在证券价格上涨时期,会吸引大量的银行资金进入,而一旦证券价格下跌,则可能会使银行体系的坏账增加,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加大银行信贷需求管理难度。

  ②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测和调控更加困难。一方面,当新股发行在月末出现时,狭义货币M:则出现较大波动,其直接后果是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异常波动,影响中央银行决策。另一方面,大量流入证券市场的信贷资金并不反映在货币当局的货币供应统计口径中,这就给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准确判断带来困难,增加了其制定实施货币信贷政策的难度。

  ③误导资金流向,削弱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投资的力度,从而削弱实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在现行的股票发行制度下,当新股发行时,大量的资金从企业活期存款账户中转入证券公司的证券保证金账户,表现为银行的同业存放增加,并且企业存款与同业往来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即成反比关系。据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的调查,2000年底证券市场从在京银行吸纳的货币资金余额为247.32亿元,同比增加75.33亿元,其中有新增的52.12亿元是通过各种贷款途径增加的,23.21亿元是通过货币市场增加的。大量信贷资金流入证券市场意味着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移,滋生“泡沫经济”,造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和生产供应资金不足,削弱信贷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从而大大削弱近年来一系列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