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丨股市能让你明白什么?为什么有些人炒股只赚指数不赚钱?

  以前很纳闷,为啥自己一卖就涨,一买就跌。难道庄家就盯着我这点钱了?炒了几年慢慢发现,身边大多数人都是相同的节奏。对于我们散步来说,每次买卖都是随意操作。用本能来买卖,所以一涨就追,一追就套因为这就是贪婪。一跌就卖,一卖就涨因为这就是恐惧。

  为什么亏损的我依然坚持在炒股的一线岗位上?

  因为在股市放大了我的那些贪、嗔、痴、疑、慢。缠师说过:在当代社会,不了解资本市场的,根本没有资格生存,而陷在资本市场,只能是一种机械化的生存。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有多少可以被诟病的,但却构成了当下唯一现实的生存。

  当然,你可以反抗这种生存,但所有的反抗,最终都将资本主义化,就如同道德资本、权力资本的游戏之于资本的游戏一般。了解、参与资本市场,除了以此兜住那天上的馅饼等小算计外,更因为这资本、这资本市场是人类当下的命运,人类所有贪嗔痴疑慢都在此聚集,不与此自由,何谈自由?不与此解脱,何谈解脱?自由不是逃避、解脱更不是逃避,只有在五浊恶世才有大自由、大解脱,只有在这五浊恶世中最恶浊之处才有大自由、大解脱。

  在股市里我们看到了自己最丑陋的一面,也可以让自己认清自己到底是个什么玩意。道貌岸然的君子到了股市忍不住做着蝇营狗苟的事情,上市老总与ZJH内部勾结与庄家联手来血洗小散。可是他们在人面前可是君子形象啊,奈何在股市里他们的丑陋嘴脸立马浮现在众人眼前。

  炒股原来不是听郭嘉的话就能盈利啊,多么痛的领悟。雄安建设,千年大计,到了股市演变成了千年大坑。多少游资散户被套在高高的山上。

  为什么有些人炒股只赚指数不赚钱

  纵观2017年初至今的股市,指数稳步攀升,但是分化严重,出现了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供给侧去产能、雄安板块、新能源汽车、国企改革等等概念,然而某些板块经过几轮暴涨,却被监管层打得出不了气。

  目前短暂回调后又是起航,没有踩稳市场主线的投资者迟迟等不来自己手中的股票上涨,正式进入了只赚指数不赚钱的节奏,这也颇像2014年年底的感觉。

  所以,市场主线要抓住,顺势而为;同时要止盈止损的纪律要遵守;同时切记勿追涨杀跌!其实,要想成为一个能长期战胜市场的投资者,无非需要两个条件:快速取得相关信息和准确分析相关信息。

  一个成熟有效的二级市场是很难被战胜的,这在美国的股市已经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举例美国的股票基金,回顾过去二三十年,它们的总体表现只与市场持平。当然也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基金经理能长期战胜市场,但也只是少数。

  在中国股市,散户交易量占市场交易量的85%左右。但在美国股市,散户交易量占市场交易量的10%都不到。遗憾的是,中国的散户在两条起跑在线都输给机构。

  (1)在信息采集上,机构往往具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撑,能在第一信息摄取相关信息,而散户则相对迟缓。

  (2)在信息分析上,散户又输给了机构。

  ①机构可以雇佣金融专业人士为其分析数据并操盘下单,而散户则又处于弱势。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散户主导交易的市场,机构打败散户并且战胜市场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②第二,公司重要股东的交易也能够跑赢市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买入单对股价有很强的正预测性。跟踪公司重要股东的交易能给投资者创造年化高达14%的阿尔法。这个发现代表了中国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交易中确实隐含了一些有价值的私有信息。

  ③第三,机构还可能有渠道取得一些上市公司的私有信息。首先,股票基金与公司重要股东的投资表现重合性很强。当基金成为了公司的大股东之后,他们取得公司内幕消息的渠道被拓宽。由于这些消息具有投资价值,所以渠道越宽的基金表现也就越好

  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基金经理对于大头寸更上心研究从而取得超额回报。但是,如果仅用基金持仓市值的集中度对于基金表现并无影响力。所以,只重仓一个股票还不够,还必须要成为公司的大股东才会对业绩产生影响。

  最后,中国股市的信息有效性在不断提升。首先,股票基金的表现在不断下降。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股票基金表现整体下降了1.3%。其次,公司重要股东买单对股价的预测性也在不断下降。由此判断,中国股市的信息环境正在趋向更有效性。

  那么,既然机构在股市投资能力明显强于散户,为何中国市场散户的交易量仍高达85%?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些散户对机构不够信任,认为其操纵股市来赚散户的钱;

  第二,一些散户对自己过于自信;

  第三,中国散户投资渠道比较有限。

  此外,中国市场里的股票基金有非常强的市值风险因子择时能力,会灵活根据市场变化相应调整中小股和大盘股的持仓比例,在合适的时间增持或减持。

  相反,中国股市上的散户虽然更多持有中小盘股,但是他们的交易偏好导致他们长期踩错市值风险因子,在大盘股有超越表现的时候却持有中小盘股。这也就是市场流行的“散户只赚指数不赚钱”的说法的最好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