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期望与懊悔两种心态发展到极端会产生什么弊端?如何避免这种弊端?

  期望与懊悔

  每个人都有明显的期望和懊悔心理。这两种心态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分别导致贪婪和恐惧,这正是左右证券市场的巨大推动力。人们会避免那些事后会懊悔的行为,期望能获得令人自豪的成就。

  金融经济学家赫什舍夫林和梅尔。斯塔特曼对投资者决策心理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投资者经常为采取了行动而后悔,却很少后悔没采取行动。他们的分析表明,正是这种避免懊悔、寻求自豪的心理导致了投资者往往过早套现盈利股票,而过长时间持有亏损股票。这种现象被称作处置效应,出售账面已经盈利的股票会引发你的自豪感,所以盈利股票的交易量高,而价格下跌的股票的交易量低。

  如果你买了一只快速上涨的股票,你更倾向于快点卖掉它。如果你买的是一只正在下跌或者价格没波动的股票,你就更倾向于继续持有直到它上涨。因此,持有时间较短的股票一般是盈利股票,而长期持有的可能是不太成功的股票。数据分析显示,投资者一般倾向于尽快兑现收益。在一个月内买人再出手的股票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5%,而持有股票时间为1-6个月、6-12个月和1年以上的股票的收益分别为7.8%5.1%和4.5%。这表明投资者一般会尽快卖出盈利的股票,而手中持有的股票随着时间越长,收益率也越低。

  当股票亏损时,如果亏损可能与投资者的决策失误有关,他们就会感受到更强烈的懊悔情绪。然而,如果投资者将亏损归因于一些他们无法控制的因索,那么懊悔情绪就会减轻。例如,如果你所持有的股票下跌而整个股市上涨,就意味着你的选择是糟糕的,这样你的懊悔情绪就会比较强烈。但是,如果在股市下跌的时候,你所持有的股票也在下跌,那么这就不是你可以控制的因素,因而你的懊悔情绪也就不会那么强烈。

  投资者经常不断买进卖出同一只股票。在这种重复买卖行为中,也表现出了期望一懊悔心理。对已完成交易的收益感觉开心的投资者想重现这种愉悦体验,因此会再次购买同样的股票。而不愉快的交易体验会被避免重现,所以那些带来懊悔情绪的股票不会被买回来。特伦斯。奥丁和布拉德。巴伯、米沙尔。安。斯特拉列维茨研究了股票被售出之后人们情绪的表现过程,发现股票出售后产生的情绪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交易利润以及出售后的股价变化。当投资者以亏损价卖出时,懊悔的负面情绪是非常令人痛苦的,以至于不会想买回那只股票。卖出盈利股会让人产生正直情绪,但这种情绪维持的时间很短,而i且受到股价随后如何变化的影响。如果价格继续上涨,那么快乐的情绪开始变成懊悔,投资者会希望自己卖得没那么快就好了。有些人的负面情绪过大,有可能以后不会重新买回。但是,如果股票被售出后股价也开始下跌,投资者会因利润和把握了最佳的卖出时点而感受到双倍的快乐,更可能再次买回这只股票。成功的体验会促使人朝着一个方向持续和反复交易,而失败则会使人改变交易方向,投资者并没有进行更深人的分析,或者是无意中强化了自己的看法,直到遇到挫折为止。

  当投资者决定要出售亏损股票时,有可能在同一天卖出多只亏损股票,将懊悔感限制在一个时间段里。相反的是,投资者一般会分几天来完成出售盈利股票的行为,以延长这种良好的感觉。马克。格林布拉特和宾汉姆认为一个公司过去的好消息以及股价上张会产生更大的抛售压力,因为处置效应会导致投资者卖出盈利股票,有可能使这只股票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相反,如果出现了一个公司的坏消息,那么其股价就会下跌,但是处置效应会使投资者继续持有股票,缺少卖盘可能会使股价高于其真正价值。按照这个逻辑考虑,达到平衡状态时,过去盈利股票被低估,而过去亏损股票会被高估的话,那么前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走势就可能持续向好,而后者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然表现不佳。这种模式被称为“股票收益动量”。这可以解释为何股票进人上升阶段时,可能“升升不息,而下跌开始之后,也会一跌再跌。当然,如果考虑其他因素,股票的价格走势远非这么简单。我们把期望一懊悔心理的极端状况留在后面市场群体心理部分再作更深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