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增加值是可以用来度量企业价值创造?
如何借助“慧眼”,揭开企业利润的“面纱”,从而透视企业是否创造价值呢?经济附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观念就是这样“一双慧眼”。尽管经济附加值观念目前很时髦,但是,学过管理会计的人都知道经济附加值观念并不是什么“创新”。它不过是管理会计的“剩余收益”(ResidualIncome)的另一个名称而已。就基本内涵和思路而言,经济附加值观念与剩余收益没有什么差别。
即便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看,经济附加值观念也绝非“新鲜事物”。美国会计学家罗伯特•N。安东尼(RobertN。Anthony)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并在80年代发展了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按照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财务会计观念的利润便相当于当今的经济附加值。尽管经济附加值观念绝非“创新”,我们还不是不能否认思腾思特公司(StemSteward)的贡献。
思腾思特公司使经济附加值观念从理论走向实践,并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财务观念,并将越来越热”。经济附加值在数量上就是企业经营所得收益扣除全部要素成本之后的剩余价值。因此,经济附加值观念是一种“全要素补偿”观念。如果用公式表示就是“EVA=EBIT(息税前利润)-At(占用资产平均数)xKw(综合资本成本率)”。
按照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投资者要把钱投入其他企业,而不是自己营运”的原因。道理很简单,投资者把钱投入其他企业就是期望该企业能够做投资者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情,获得投资者自己所不能获得的报酬率。如果经济附加值大于零,说明企业获得了超过投资者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企业不仅做了投资者自己无法做的事情,而且还创造了价值);如果经济附加值小于零,说明企业连金融市场一般预期收益率(机会成本)都无法获得(企业没有做投资者自己无法做的事情,更别说创造价值了);如果经济附加值等于零,说明企业只获得了金融市场一般预期收益率(企业只是做了投资者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还谈不上创造价值)。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计算经济附加值即“EVA=资本效率x投入资本=(企业资本报酬率-综合资本成本率)x投入资本”,那么,经济附加值观念这双“慧眼”的功能更为明显。企业资本报酬率就是企业能够做的事情,而综合资本成本率就是投资者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资本效率便是考察企业是否做了投资者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情,获得投资者所不能获得的报酬率的“试金石”。
从更深层次看,经济附加值观念的流行标志着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已经逐步从利润观念转向价值观念,由此可能促使企业经营模式逐步从利润模式转向价值模式。作为一种观念,经济附加值观念引入企业并不是为了精确地计量经济附加值指标,而是通过该指标的动态观察,评价企业价值创造程度。因此,我们应该从管理视角而非会计视角认识经济附加值观念,以避免其思维误区。人们常说“评价什么,就得到什么”(Yougetwhatyoumeasured),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管理哲学就在于引导企业创造价值以及衡量企业是否创造价值,而不在于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也许,这就是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真谛。
通过经济附加值,人们可以判断企业是在创造价值还是毁灭价值?企业经理人是价值创造者还是价值毁灭者?1993年,美国有六家巨型公司的总裁被董事会撤职,这六家公司是大名鼎鼎的IBM、美国运通、通用汽车、西屋电气、西尔斯百货、柯达公司。原因很简单,作为这六家公司重要股东之一的加利福尼亚退休基金(Calipers基金)对管理层行使了否决权。他们采用的最主要的指标就是经济附加值,每年他们把经济附加值表现不佳的公司总裁列入一个特别的“黑名单”,其中的一些人可能被解职。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企业的价值。
客观地说,经济附加值并不是什么财务创新,但是,它却改变了企业管理行为。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指标便造就什么样的企业管理。如果改变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就会改变企业管理行为。经济附加值指标促使企业经理人对企业所有资产都考虑资本成本,从而促使企业经理人直接关注与库存、应收账款以及机器设备有关的成本,更为谨慎地使用资产,快速处理不良资产,减少消耗性资产的占用量(比如美国有些企业的总裁开始更换原先使用的豪华汽车,以便减少消耗性资产的占用量),减少不必要的规模扩张。
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将受到彻底冲击,规模大不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除非经理人的确能完全收回资本成本。在美国,采用经济附加值指标之后,企业股票回购事件增加了,把自由现金流量返还给股东,由股东自己去投资。从另一个角度看,考虑资本成本之后,实际上就是把企业资产负债表转化为另一种支出项目清单。
因此,采用经济附加值指标可以促使经理人考虑资产负债表,更为关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项目的利用,而不仅仅考虑收益表。这对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热衷于“债转股”。的确,“债转股”可以“立竿见影”地“扭亏为盈”,但是,如果没有以此为契机,实现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充其量只是实现了“财务解困”,而没有真正实现“体制解困”。如果以经济附加值作为评价指标,恐怕连“财务解困”都谈不上。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配股”,通过“配股”筹集资金归还银行借款,人为地“创造”业绩。在“经济附加值”指标下,所有这些人为“创造”利润的行为都将“原形毕露”、“徒劳无益”,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无论杜邦分析系统还是经济附加值都是一种结果导向的财务评价。以利润为例,企业发展战略、财务政策、营销政策都可以影响利润指标的信息含量。尽管可以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经济附加值等指标对利润质量进行分析,然而,问题在于这种结果能够持续多久,这就涉及企业价值创造动因及其可持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