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经济分析偏差导致的偏离:杠杆收购泡沬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联邦储备局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控制住了通货膨胀,美国经济又开始增长,企业和投资者重新恢复了进行创新的信心。一个公司控制权的交易市场出现了。在这一市场上,公司和私人投资者(后来被称为“兼并奇兵”的投资者)证明了他们有能力通过恶意收购的方式成功收购绩效不佳的公司。获得控制权后,新的所有者通常会提高公司经营水平,剥离掉不相关的业务,然后将改造一新的公司转手卖掉,获取高额利润。早期的恶意收购很多是在大公司主导下完成的,但高回报债券融资方式的出现,开创了杠杆收购公司这类小型投资者在恶意收购中扮演领导角色的新局面。
杠杆收购公司早期的成功吸引了其他投资者、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注意。每年都会有更多杠杆收购公司成立寻求收购交易,投资银行忙于寻找收购机会,商业银行也有大把获利的机会。美国在1981年共发生99起杠杆收购交易,到1988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81起。起初,杠杆收购公司是根据扎实的分析和现实的经济效益进行交易活动,然而,随着这一热点市场参与者逐渐增多,交易审慎性开始削弱。在坐收高额顾问费的投资银行的鼓励下,同时在愿意资助高比例融资计划的商业银行的帮助下,杠杆收购公司的竞价收购使被收购对象的价格水涨船高。
我们对20世纪80年代末期导致几个较有影响LBO破产案的部分财务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估。这些交易所根据的有关公司绩效、收入增长、营业利润和资本利用率水平的假设,常常是所在行业历史上从未达到过的。这些公司的购买者通常缺乏具体的执行方案,无法取得实现目标所需的财务绩效。在很多这类交易中,购买者只是单纯地认为他们能够以一个更高的价格将收购的公司转售给他人。
为什么投资者未能看穿这种不切实际的分析呢?在很多这类失败的交易中,银行及贷款审批委员会出于在与同行竞争和先期获得高额费用方面的巨大压力,批准了存在严重问题的贷款。还有些交易失败是因为每个参与者都认为其他人都已经进行了详尽分析。买方认为,只要能够获得融资,交易就一定是成功的。高回报债券的投资者则认为,提供优级债券的商业银行一定是认真推敲过那些数据了。毕竟,出售这些债券的银行是将他们的声誉作为赌注,而收购基金也在交易中投入了一些资本。
然而,无论是什么假设,获胜的是永恒的经济学和价值创造规律。许多交易归于失败。自此,市场参与者似乎吸取到了教训。虽然近期出现的大量资本追逐少量交易的迹象令人担心,但目前的杠杆收购交易通常已建立在一个更为合理的负债水平上,且多数有合理的经济分析作为依据。杠杆收购和高回报债券市场目前仍是一派繁荣,而且在公司重组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