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股票投资:技术分析可靠吗

  技术分析的依据

  国内绝大多数人进人股市后,首先接触到的是技术分析。当你还在询问K线图是什么意思,哪个是开盘价,哪个是最高价时,就已经潜移默化被带人技术分析领域。紧接着你就会学会如何看均线图,什么样的均线是多头排列,而后MACD、KDJ、道氏理论等各种技术面的知识扑面而来。技术分析是研究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价格波动规律的方法,主要以市场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之做出买卖决策。

  纵观市面上所有的股票技术分析方法,都会涉及三个要素:价格、成交量、时间。市场交易者每天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并将自已对市场的认知和心理因素都反映在交易中。市场交易者的认知变化和情绪波动,都会写在这三个因素里。技术分析首先是根据大量的交易统计结果(价格、成交量、时间三要素)而得出的,在这个统计和研究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就会对交易者的群体行为进行“再编译”。

  如很多技术指标都会涉及“超涨”和“超跌”。短明涨速过快有回调的可能,短期跌幅巨大也有反弹的可能。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在短期内增加巨大财富后的“落袋为安”心理,以及短期内损失较大的“惜售”心理。

  技术分析首先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市场已经消化一切相关的因素,并且做出了应有的反应。这些因素包括战争、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政府政策、行业及公司基本面变化等。其次,技术分析认为历史会重演,即认为未来交易者仍然会按照这个统计规律去交易,否则就失去了统计和推演的

  谁的天气预报更准

  技术分析者根据历史市场波动的统计结果,开发出各种理论和指标。正因为有统计学的意义在里面,技术分析有一个普遍规律,就是参与者越多,股票或指数的市值越大,就越能消除个体差异,技术分析也越能派上用场。与此同时,样本的时间越短,短期波动的随意性越大;样本的时间越长,技术分析也就越具备统计意义,这也是为何越短的趋势越难以判断。技术分析者即使不需要很高深的水平,也能看出股市正在牛市(或熊市)之中运行,但牛熊反转的时刻却很难判断,某一只股票明天的涨跌也很难判断,皆因涉及的时间太短。

  技术分析的规律与人类总结的其他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如看到乌云盖顶的时候,我们就想到有可能快要下雨了。技术分析也是一样,在某一个状态,它也会告诉你,股市可能快要下跌了。但是,乌云盖顶也不一定就会下雨。同样的道理,股市也并不一定按照技术分析的轨迹运行。更有趣的是,你经常会碰到一个情况,某个技术指标建议你买人,而另一种指标却建议你卖出。就好比天气预报告诉你今天不下雨,但乌云密布又仿佛提醒你带雨伞一样。

  就跟天气预报一样一甚至不能理解为天气预报,因为技术分析的准确度并没有那么高一可以说,像地震预报一样,所有的技术分析方法,都会有准确的时候,也都会有不准确的时候。然而要命的是,我们不能提前知道它们在哪些时候会准确,哪些时候会不准。

  技术分析的缺陷

  技术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统计和概率上,因为股票市场的波动本身就是人的群体运动,而人的情绪波动是符合心理学规律,并且是有迹可循的。但是,技术分析的问题也在于这个“有迹可循”并非所有的时候都准确,甚至想要超过50%的正确率都很难。

  技术分析主要的缺陷包括:

  (1)市场包容一切并且完全有效,是技术分析的假设之一。因为只有市场有效,技术分析的统计才具有意义。如果市场像分子运动一样随机漫步,那么就无从统计和推演。

  然而实际情况是,市场并非完全有效一有时是有效的,有时是无效的。市场波动由每一个交易者共同完成。任何时候都无法保证所有的交易者都同时知晓市场上全部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还必须做出与之对应的、恰当的反应,这个反应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否则都不能叫作完全有效。有些时候,市场的大部分个体做出了恰当的反应,或者个体之间不恰当反应被相互抵消,使得市场相对有效。但大部分时间市场是无法做到完全有效的。

  (2)历史会重演,是技术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假设。因为只有历史重演,才能用过去股市波动运行的规律米推演未来。如果历史不重演,那么技术分析就失效了。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变化,市场参与者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变化,对事物的判断也会变化。而且市场的参与人群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新的交易者参与进来,旧的参与者离场。这些原因动摇了历史重演的假设。历史会重演,但不会每一次都必须重演。即使重演,也会有所变化,不是完全相同的。

  (3)技术分析是以过往的交易统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来的方法。而过往的交易结果,已经是既定的结果。以既定的结果去推断未来还没有发生的结果,在逻辑上站不住脚,这是一种常见的“以果导果”的逻辑错误。

  (4)由于技术分析是“以果导果”,所以无法将未来的新鲜元素包含在内,主要是无法囊括未来消息面的影响。股市沉沉浮浮,每一次循环都有相似之处,也都有不同之处。每一次的消息,对交易者的影响都不尽相同。技术分析多是利用相同之处的统计结果,却无法将例外情况吸纳进来。老练的技术交易者大多有一类叫作“盘感”的东西,无非就是长期的交易经验,潜移默化所形成的心理暗示。经过“盘感”潜意识的处理,交易者可以感觉到不同消息面的影响差异。但是遗憾的是,消息面的影响会扩散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同时又随股价波动而发生变化。要综合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状况,是不可能做到的。“盘感”基于技术交易者自身的“潜意识”,是技术分析的修正,基于对其他市场参与者心理状况的潜意识预估。这个心理预估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5)技术分析图形会自我实现,也会自我失效。当一个技术分析被市场中较多的交易者认可时,那么交易者也会按照该种技术分析的指示去操作,因此推动股票按照技术分析预示的方向运行。反过来说,由于涨跌终有尽头,谁也不愿意做最后一个傻瓜,交易者总希望能跑在其他人的前面,提前撒退,与此同时,另有一批更保守的交易者,又希望在这一-批交易者之前撤退。一层一层推进,最后使得整个技术分析体系失灵。

  (6)技术分析通常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迷惑性,以至于在同一个时刻,不同的交易者使用相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却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果!技术分析者将自已的情感因素加人到实战中,那些“希望”股市涨的人,自然会从技术分析中“读出”股市将会上涨的结果。反之亦然。这就好比我们看“四不像”,心中有马的人觉得它像马,心中有鹿的人觉得它像鹿。

  (7)大多数技术指标很难分辨出反转还是反弹,而在单边行情和震荡行情中较为有效。也就是说,技术分析很难判别熊底和牛顶。

  (8)技术分析具有一定的“后视正确性”。也就是说,把技术分析往过去的股票走势里套,很容易得出各种技术分析是成功的。但是,把技术分析拿到现在的时点,去预测未来的股票走势时,却总是对错参半。拿大趋势来举例,指数经历一波上涨后,回调了1/3的高度。如果此时指数止跌回稳,继续上涨到更高的高度,那么这一次1/3的回调只是“长期上涨趋势中的一次中级折返”。如果此时继续下跌,最终甚至跌破了指数上涨前的低点,那么这1/3的回调又变成了“长期下跌趋势的前半段”。无论从哪一点分析,都符合道氏理论。

  再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MACD指标,MACD金叉,为买人信号之一。实际上,MACD金叉形成的原因其实就是短期涨速快于中期涨速,只不过通过各种平均取值和演算,将这个情况具象化。在熊市底部的反转行情,以及在牛市中途的回调行情结束后,MACD出现金叉时买人是对的。但是,在牛市顶部的反转行情,以及熊市中途的反弹行情结束后,MACD金叉又是错误的。如熊市中跌了一段时间后,出现短期的反弹上涨,反弹只要持续几天,就会使得短期涨速快于中期涨速,达到一定的國值,就会出现MACD金叉。此时若是买入,股价有可能还会继续上涨,也可能立即掉头向下并破坏MACD金叉形态。

  即便是前一种情况,技术交易者也很难把握卖出的位置,因为当下一次技术指标MACD提示卖出的时候,价格很可能已经低于当初的买入价。没接触过技术分析的人可能看不明白I述的推演,将其简化就是一当股市大趋势是上涨时,“MACD金叉即买入”这个指标是有效的;当股市大趋势是下跌时,“MACD金叉即买人”这个指标是失败的。

  (9)技术分析是研究群体的运动。群体中样本数量越多,个体差异就越能够相互抵消。但如果某一只股票,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庄家操纵,则技术分析就是完全失效的。何况庄家还会做出各种买人的图形,请君人瓮。

  (10)技术分析正确的次数越多,最终积累的风险也越大。纵观国内外著名的投机交易者,有过辉煌,也有过破产。正是因为人性的贪婪所致。每一次技术判断正确,都会加强技术分析者的自信心,同时也产生“早知道正确,为何不多押点注码”的后悔心理。最终会使得技术交易者的仓位和杠杆越来越大。除非技术投资者能一直正确下去,否则终会输在“全押”的一把上。

  技术分析与投资

  技术分析具有其统计学的意义,但技术分析不是投资。只有正确认识技术分析的本质,才能做好投资。如果投资者通过“基本面选股”+“技术分析选时”的方式来投资,那么势必会在内心产生对股价未来走势的预期,势必会受到较大的情绪干扰,从而影响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