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之如何进行仓位管理
不要抢了上帝的活儿
许多人梦想中的仓位管理就是在牛市顶部空仓,在熊市底部满仓——逃牛顶,抄熊底!但是,这是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做到的。
即使是非常著名的投资人,也经常喜欢把自已的逃顶和抄底经历拿出来津津乐道。但是,即使其踩准了节奏,正确地逃顶和抄底,也无法证明这究竟是他的能力,还是仅仅依靠运气一幸存者偏差(Surivorshipbi-as)P。要知道,也有许多人逃顶和抄底失败,只是他们]没有站在公众的视野之中而已。
也许能够一次正确,但能够永远正确吗?很多人都输在倾其所有(Allin)的一把上。
上文我曾提到,投资者应当避免沾染投机情绪。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投资者必须承认自己无法预测股价的涨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股市低点仓位重,股市高点清仓或空仓,几乎所有的个人投资者都会(至少是“曾会”)抱有这种想法。这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只能看到经过菜种筛选面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这一理论也运用f金融和商业领域,如在竞争中胜出的企业被视为“传奇”,人们开始不断研究和楔仿它们的做法与经验,但也许只是因为某个偶然原因而已。了投资的领域,而把自己推到了判断股价涨跌的境地。仓位管理原则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重要的不是判断现在的股市是不是低点,因为低点之后还有低点。同样,也不是去判断高点,因为高点之后还有高点。
重要的是,你必须对你的投资有-个规划和预期。你必须了解你的每一笔投资,在流动性、不确定性(风险性)、收益性这三个要素上,分别是怎样一个水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安排自己的投资比例。
首先是流动性。这一点在上一节已经详细叙述,投资者务必规划好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这是管理好风险和收益的前提条件,如果这一点没处理好,要么是收益性达不到预期,要么是风险性高于预期。
其次是风险性。投资者在投人-笔资金前,要考虑这笔资金自己“输不输得起”。千万不要将输不起(特别是保命钱)的资金投入股市,因为这将极大地影响投资者的情绪,成倍放大恐惧和贪婪,使投资者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才是收益性。投资需要保持谨慎,先看到风险,后看到收益。收益性是建立在流动性和风险性基础之上的。一般高收益要么牺牲流动性,要么风险性高。此外,投资者对收益的期望值,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资者的操作风格。例如,投资者如果期望收益率年化100%以上,那么就极有可能陷人追涨杀跌的境地。投资者制定合理的收益率期望值,有利于保持合理的投资心态。
仓位类型
股票投资者说的空仓、半仓或满仓,指的是股票的仓位。而债券投资人也会说空仓满仓,他们指的却是债券的仓位。在这里,我们将所有的投资根据流动性、风险性(不确定性)、收益性三个要素划作三种等级0,它们的投资占比实际上都可以叫仓位。
(1)流动性高、不确定性(风险性)低、收益性低。这类投资主要有:存款、货币基金、短期高等级可交易债券(含国债)等。
(2)流动性中等,不确定性中等,收益性中等。这类投资主要是期限较长的债券、A类分级基金等。
(3)流动性弱,不确定性高,收益性高。这类投资主要是股票。这里的流动性弱,并非指股票不能快速进行交易,而是股票的期限较长,卖出时可能价格与价值不匹配。这里的收益性高,也并非指某--只股票在某一段短时间的回报率情况,而是指股票作为一类整体,在时间跨度极度拉长,样本数足够多的情况下的平均收益性高。
从第一等级到第三等级,流动性越来越弱,风险性越来越高,收益性越来越高,同时价格波动的幅度也越来越大。
投资者应该怎样控制某一等级资产的配比呢?
还是那句话,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来配置。如果投资者对安全性的要求最高,不能忍受半点资产的损失,那么应该将仓位重点配置在第一等级资产,老年人的养老钱就属于这一类。
投资者如果仅仅是想在通胀的基础上有所增值,又不愿承担太大的风险,而且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没有问题,那么第二等级投资或许是首选。同样,如果投资者追求高收益,而且投资者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没有问题,那么或许就得在股票里淘金,适当加大股票投资的仓位。
风险与收益背离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高风险(不确定性)对应高收益,但有时风险与收益并不匹配。当出现高风险和低收益搭配时,我们称之为“风险与收益背离”。风险与收益背离,主要是受到投机需求的助涨助跌影响。这种情况在第一、第二等级资产中比较少见,主要发生在第三等级资产——股票。
对于一只既定的股票来说,股价越高则回报率越低。当股票的价格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变成:
如果这只股票的价格继续上升,收益率低于第一等级的资产,那么:第三等级(股票)第一等级(存款、货基等)流动性弱败给流动性高,风险性高败给风险性低,收益性更低败给收益性低。
在前面的章节我们提到,任何一个金融资产在与所有其他金融资产做比较时,在流动性、风险性(不确定性)、收益性三个要素中,最多只能占住两个角。注意“所有其他”和“最多”这两个措辞。
当某种金融资产A,与另一种金融资产B相比较,其在流动性、风险性(不确定性)、收益性三个要素都不占优的时候,那么A相对B就失去了投资价值。但这并不代表A的价格不会继续上涨,因为A可能仍然具有投机需求。
股票的收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静态的回报率(静态市盈率的倒数),一种是未来的回报潜力(盈利增长能力)。
我们假设长期国债(五年以上)的年化回报率是5.5%,另一种公共事业类股票(经营稳定,未来盈利能力不会增长也不会降低)的市盈率为20倍。那么:
这只股票的回报率=静态回报率(1/20)+未来回报潜力(0)=5%很明显,这只股票的收益性低于长期国债。此时,如果从投资的角度考虑,这只盈利能力无变化的公共事业类股票,相对于长期国债而言已经没有投资的价值。
在股票投资中,我们可以很容易计算出静态回报率,但却估不准未来的盈利变化。所以对于股票投资收益性(非投机收益)的判断很难把握。因为第三等级资产(股票)在流动性和风险性上均输于第一、二等级资产,所以一旦经过估值体系衡量后的收益性低于第一、二类资产,则股票已经不具备相对投资价值。
前面我们讲过,股票的价格低点之后还有低点,高点之后也还有高点,投资者不要去试图判断股价的变化。同样,在股票不具备相对投资价值后,股价仍然有可能继续上涨,不要去判断其还能涨到哪个位置。理性的做法,是在考虑未来回报潜力的估值体系下(可以给予成长性股票一定的成长溢价),逐步将不具有相对投资价值的股票,先后换为第二等级、第一等级资产。
同样,股票在发生价格或基本面变化之后,相对投资价值也会随之变化。投资者也可以从收益性和风险性两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换股操作。在后面的章节,我们还将会继续学习股票估值的体系。
先总结一下我推荐的仓位管理方法,再继续探讨市面上其他的仓位管理办法一投资者先结合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情况,对投资做一个规划和预期。其次需要了解你的每一笔投资,在流动性、不确定性(风险性)、收益性这三个要素上,分别是怎样一个水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安排自己的投资比例。对于三要素均不占优的投资应当尽量回避。
投资者应当更多地结合自身情况去配置各类资产的仓位,而不是通过估量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来配置仓位。
几种常见的股票仓位管理
以下几种股票仓位管理方法,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许多人在进行仓位管理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但不知不觉就采用了下列案例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些仓位管理方法我写下来,并不是要推荐它们,而是与大家分享它们的优缺点。
案例一:越跌越买
虽然都是越跌越买,但却有不同的出发点。
(1)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补仓”“摊低成本”等词语。交易者越跌越买出自于摊低成本的想法一假设股价10元时买人1000股,那么等股价跌到8元时如果再买进1000股,就可以将买人成本降低至9元/股。后期如果股价再次上升至10元时,交易者卖出1000股,那么相当于清理掉10元/股的第笔买入,只保留8元/股的第二:笔买人。这时的买人成本被摊低到8元/股。
在投资的过程中,一旦脑子里浮现出“买入成本”的概念,则不可避免地陷人“为何是‘七亏’”中提到的心理:将账面浮盈看作真实的盈利,并与生活中的非必要消费联系在一起;但是遇到账面浮亏,则认为只要不卖,就不算是真实的亏损。
(2)对于一只既定的股票来说,股价越低则估值水平也越低,回报率越高。出于价值投资的理念(买人价格远低于其价值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将资金分成3至10个等份,股价每下跌一定幅度则加仓一次,直至子弹打光(无钱可买)。
这种操作方法主要发生在熊市下跌及探底过程中,属于价值投资者的“左侧买入”。股价慢慢地下跌,直到触及具有安全边际的价格,价值投资者开始分批买进。分批买进的好处是:首先,第-笔买人对价值投资者来说不确定性(风险)最大,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增强了对公司的了解,降低了不确定性。如果投资者在随后的日子里发现了价值陷阱,可以及时离场,不至于全军覆没。其次,如果价格下跌,则增加了股票收益性上的吸引力。所以,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分批买进的好处有两方面:一是不确定性逐步降低,二是收益性逐步上升。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软肋。首先,这对投资者自身投资功底的要求很高。如果投资者对公司的研究不深刻,掉进价值陷阱尚且不知,就很容易越买越亏,越陷越深。其次,股市的运行规律复杂多变,不一定单边下跌。投资者设定加仓的价格可能永远也等不到,公司盈利增长会推动股价上扬。对于优秀公司的股票而言,预留一部分仓位等待的同时,也会错失一些机会。
期限配对与仓位管理
案例二:越涨越买
这种行为有两种主要的出发点:
(1)一种是“为何是‘七亏’”中提到的急于追求财富的心理,这里不再详述。
(2)另外一种出发点源自趋势投资。《股票作手回忆录》中描述利弗莫尔在发掘趋势时,会先配置少量仓位。如果后期走势符合他的盘感和预期,说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既然趋势判断正确,那么就应该顺着趋势的方向加大仓位。如果后期走势出乎意料,则说明他的判断是错误的。趋势判断错误就得不顾一切斩仓,甚至投入更多的仓位反手做空(或做多)。
这种方法的要点是:确认趋势符合自己的判断后,加大仓位(甚至成倍地加大仓位)。这使得仓位的重量都积压在最后的儿笔投入上。如果离场的时点把握不好,即使前期的预测都正确,只要后期的趋势稍微超出料想,就可能全军覆没。
案例三:定投
每隔一段时间投入一定金额的资金。定投的仓位配置方法,首先承认了自己无法判断股价的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和市场保持了距离,避免情绪受到股价波动的影响。其次,定投可以合理匹配自身的现金流情况,量入为出。定投在时间的维度上分散了投资的仓位一估值高时有投人,估值低时也有投入。时间拉长后,可以熨平股市的估值波动,最终高低抵消后,投资会落在平均的估值水平上。定投多发生在指数基金上,这样避免了选股的麻烦,即使没有较高的投资能力,也可以做到。买人指数基金相当于同时投入了几十上百只股票。因为投资的样本足够多,好坏参半,抵消后最终可以获得平均的收益率。这正是定投法的优点,也是缺点一获得平均收益率。
案例四:动态平衡
有一种股票仓位与债券(或其他投资产品)仓位的动态平衡方法。同时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和债券,当股价下跌后,卖出债券买入股票。当股票上升后,卖出股票买人债券。通过动态平衡,将股票和债券的比例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比例范围之内。
动态平衡的核心思路是将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率进行平滑。在上下反复震荡的走势下,收益率表现比较抢眼;在股市上升时期,收益率表现不如股票;在股市下跌时期,收益率又不如债券。与此同时,通过配置债券以及其他第一、二等级的资产,又可以帮助投资组合获得一定的流动性支持。前面我们讲到了三种等级投资资产在流动性、风险性(不确定性)、收益性三个要素上的不同特点。动态平衡组合相当于配置了第2.5等级的投资资产。
仓位管理与选股
无论哪一种仓位管理方法,都与选股无关。也就是说,无论将仓位管理的方法研究得多透彻,都不能带助投资者买到更优秀更便宜的股票,从而提高总收益。对于仓位管理来说,无论如何推进、如何平衡、如何在三种等级的投资资产之间切换,都是有利有弊的。大部分时候,仓位管理有意无意附带了投资者对后市涨跌的看法。在采用防御型仓位配置的同时,也可能错失机会。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