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股票知识丨止损对炒股究竟有多重要?为什么止损如此之难?

  止损对炒股究竟有多重要?

  要知道什么是止损价,要先要明白什么是止损,也叫“割肉”,是指当某一投资出现的亏损达到预定数额时,及时斩仓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亏损。而止损价是一种保护机制,避免越套越深,当到达设定的止损价格时,系统自动平仓出局。

  止损的定义:

  股价跌到你能够承受的最低价位时,就断然卖出,减少损失。有些人把止损也叫做“割肉”,但是止损和割肉也是有区别的,相对来说选择止损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操作策略,会选择在适当的点位及时卖掉股票,亏损可以降到最低;而选择割肉的投资者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盲目的,没有操作策略,当股票已经严重亏损后才后悔没有早卖,大都数会选择在亏损比较严重的时候才卖掉股票,亏损幅度会比较大

  为什么止损如此之难?

  明白止损的意义固然重要,然而,这并非最终的结果。事实上,投资者设置了止损而没有执行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事实上,执行的朋友却是很少,造成悲剧经常出现。

  原因有三:

  其一,侥幸的心理。很多人也知道趋势上已经破位,但由于过于犹豫,总是想再看一看、等一等,导致自己错过止损的大好时机;

  二,价格频繁的波动会让人犹豫不决,经常性错误的止损会给投资者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从而动摇下次止损的决心;

  其三,执行止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一个血淋淋的过程,是对人性弱点的挑战和考验。

  事实上,每次交易我们都无法确定是正确状态还是错误状态,即便盈利了,我们也难以决定是立即出场还是持有观望,更何况是处于被套状态下。人性追求贪婪的本能会使人不愿意少赢几个点,更不愿意多亏几个点。最后,炒股要理性,更要有良好的心态,而不是盲目的听消息,追涨杀跌,总觉得别人的股票牛,更不要贪婪。成功,等于小的亏损,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

  在跌势中不能及时止损是因为这四大误区

  投资者都明白买了股票要“止损”,也就是买入后股票价格跌深到一定程度(一般投资者会置在跌了10%~15%左右)要卖出,卖出的目的是避免后面可能发生的更大损失。可是为什么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往往不能及时做到止损呢?这其中有很多误区,以下几个比较常见。

  误区之一:

  投资者在股票跌的时候,有一种说法,就是“不管跌到哪里,只要不割肉就是没有赔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大陆证券市场目前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大部分分红不多,极少数能够靠现金红利就能带来超过银行存款一年期利息的回报,投资者主要还是靠股票买卖的差价来赚钱。如果股票价格跌了,投资者账面上的损失就出现了,只有期待今后的时间股票价格重新涨回来才能让投资者做到不损失。大牛市的时候还可能侥幸涨回来,但如果大市整体不太好的时候,往往股价就是一跌再跌,很难回头上涨了。

  误区之二:

  有些投资者买入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强烈的投机目的的,是看股票走势不错,或者是听到了相关的利好消息传闻才买入,本来就是做短线投机的。但是出现了股价下跌的相反走势后,到达了应该止损卖出的价格,投资者往往开始说服自己继续持有。投资者应该记得,自己在买入的时候,往往进行了比较谨慎小心的分析,做出的决定往往也是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这样的分析过程减小了犯错误的可能性。但是一旦被动地作出了把短线投机改成长期投资的决定,犯错误的可能性相对要大得多。

  所以说,买入做出的分析过程得出来的结论,让自己买入了股票,股票价格却跌了,这是市场股价走势证实了买入分析有了错误。如果这个时候再做出长期被动持股投资的决定,将导致这个分析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更加容易导致投资失败和投资损失。

  误区之三:

  有些投资者虽然知道跌到了应该止损的价格,但是因为股价仅仅跌破止损价格一点点,就抱着股价能马上涨回来的思想继续持有,总觉得就跌破了几分钱,不一会儿就能涨回来。可是,往往股价不是如愿的,越跌越多,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几个月,慢慢地股票价格最后跌得越来越深,等到投资者觉悟时已经不是跌了几分钱,而是股票价格往往惨不忍睹了。投资者应该记住“不怕错,就怕拖”的股市谚语,不能因一味拖延下去而造成更大损失。

  误区之四:

  许多普通投资者还迷信机构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下跌,特别是在成交量没有放大的时候,就认为机构投资者没有“逃出来”,自己也就不用怕了,寄希望将来里面的机构还能再让股价涨起来。这里我们说的那些机构投资者,大多是那些被散户迷信为百战百胜的“庄家”。

  可是机构投资者虽然有着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但也常常会犯各种错误,他们出现被套牢的情况也很多。在机构投资者知道错了的时候,往往也无法立刻卖出手中所有的如此大量的股票。和机构投资者相比,普通投资者则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可以立刻止损操作卖出持有股票。所以我们普通投资者千万不能放弃自己这个优势。

  另外,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的下跌还有各种应对措施。例如,机构可以在价格下跌初期卖出手中一部分股票,到了相对低位再买回来,之后把股价推高再卖一部分,如此多次操作。

  因为机构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和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股价,进行这类有计划的低吸高抛操作,也能有效地降低机构自己的持股成本。而如果普通投资者一味死守在高位不卖出,到了低位也就没有足够的资金买入来有效降低成本了,也就出现“享受”类似坐电梯的情形,股价上上下下多次波动,自己却没有丝毫获利,错过了许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