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VC投资一家公司的流程
当我和创业者进行会晤时,常常被他们问一些关于风投内幕的事情。比如我们会关注多少投资交易?会开多少场会议?我们多久会做次深入调研?在申请投资的初创公司里,我们会投资多少家?
如果风投公司可以提供一定的透明度,也许会对创业公司有所帮助,从最初的会晤开始,到最后成功投资,本文将大致阐述一下相关情况。
如果要完成十笔投资交易,一般风投公司会审核大约1200家公司。
1、投资线索:这1200家公司来自于很多渠道,比如人脉介绍,投资会议,内部调研,积极尝试,投资组合转介,还有种子投资人等等。在这1200家公司里面,我们会找出大约500家公司,然后我们会安排投资团队内的相关人员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会晤。
在会晤中,我们最看重的一点,就是公司创始人的背景。我们会判断他们是否有经验,有能力,去抓住自己追求的那个机遇。
当然,路演也非常重要。我们会关注路演是否简明扼要,是否能吸引人。
此外,绝对部分风投公司在投资一家公司的时候,会考虑该公司与自己已经投资组合的公司之间是否会产生竞争。
就笔者个人而言,如果我不愿意和某些初创公司见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创业者并不受我信任的人欢迎。
投资会议:每年,一般的VC都会进行500场面对面的投资会议,在这一阶段,大约只有10%的初创公司会进入到下一轮。那么,初创公司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风投公司愿意进一步深入,并花时间在自己身上谨慎处之呢?
首先,绝大多数早期风投公司都在寻找一些产品和市场有理想契合度的公司,当有公司满足这一条件之后,我们还希望确认这家公司是否能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个实际问题通常和硅谷没多大关系,因为在硅谷湾区,客户本身就没多少,而且许多企业创始人彼此都是好友,也就是说,在硅谷无法验证某个产品是否真正拥有市场。
另外,在投资会议上,会有一个原因导致沟通不畅,这种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一家初创公司团队会说,自己在五年之内能够获得5000万美元收入,但是他们却很难详细阐述出自己会如何获得第一个100万美元的“首桶金”。
深入调研:在这500余次的会议中,一家中等规模的风投公司在一年里,大概会对其中的50家进行深入调研。
深入调研包含的工作有很多,比如产品复查,客户推荐,高管团队引荐,财务建模,市场分析,以及竞争力分析等等。在这一阶段,如果有一些与产品交互频率较高的客户,效果会比较好。
在前几年时间里,风投公司会关注那些年收入增长率至少在100%的公司。不过,在前期会晤过程中,许多公司都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这样风投公司也会失去对他们的投资的信心。
风投公司会非常关注一家公司客户的流失情况,以及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联系。
投资:一家典型的中等规模风投公司,会在经过自己深入调研的50家中选取10家公司进行投资。为什么这些公司能够最终脱颖而出呢?其中一些要素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有效的客户获取,或是该公司有一个非常有魅力的CEO,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如果说,一家公司的员工不愿意跟着CEO继续干,那么这家公司的投资可能就会亮红灯了。
另外市场规模也很重要,就我们而言,希望公司可以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法,告诉风投公司自己有能力获得1亿美元的年收入。如果是一个专注于提供解决方案的行业,那么你最好有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因为一旦该公司成为了行业标杆,那么他们就能获得30%到50%的市场份额。而对于一个跨行业的解决方案来说,他们可以解决跨行业的痛点,那么该公司可能需要1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因为在不同行业里,每一个市场领导者可能只能有5%到10%的市场份额。
在现实中,也许只有1%的初创公司创始人最终获得了风险投资,本文介绍的相关内容或许对创业者有所帮助,可以优化自己获得投资的战略。如果首次会晤没有成果,好的风投公司会给初创公司提供一些特别的反馈。绝大多数风投公司会和自己会晤过的企业创始人保持联系,如果未来这些“落榜”的初创公司有所改变,或是变得更有竞争力,也是很令人振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