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护城河”概念=长期持有股海法宝
“护城河”(moat)是巴菲特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他的投资理念精髓之一就是喜欢投资具有持久“护城河”的公司。如果一个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可以持续高于投资成本,那么这个公司就被认为拥有“护城河”。在竞争对手侵蚀公司的优势之前,投资回报率能够高于投资成本的时间越长,这个公司的“护城河”就越宽。在其它指标相同的情况下,“护城河”越宽,公司的投资价值就越大。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公司历史的财务报表,做一些简单的计算,来估算公司“护城河”的状况。通常,高的股本回报率、高的总资产回报率、持续的高利润率和充裕的自由现金流都是公司拥有“护城河”的表现。截至2009年2月底,在过去5年中,美国“护城河”较宽的公司的总回报是-3.9%;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总回报是-6.6%;而那些没有“护城河”的公司的总回报是-22.2%。除了建议买入“护城河”较宽的公司之外,我们更支持买入“护城河”不断变宽的公司。
“护城河”不断变窄的公司不断变窄的“护城河”是非常糟糕的。这样的典型案例就是全球计算机制造巨头戴尔。戴尔采用“直接面对客户”的商业模型建立了一个曾经令人羡慕的生意。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公司股价的指数上升,创造了大量的百万富翁。但在过去10年中,这种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来自海外(主要是亚洲)的计算机制造商变得更有效率,而且计算机业务本身也从戴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台式机向笔记本电脑和其它移动电子设备迁移,这使戴尔的业务不断遭遇麻烦。
利润率不断下降,销售额增长率不断放缓,股价下跌。戴尔的“护城河”评级在2008年初的时候,被由“宽”下调为“窄”。如果公司业务不能发生根本改变的话,我们怀疑它的“护城河”评级最终很可能会被进一步被下调为“无”。戴尔的股东在过去5年中,平均每年损失约22%,远差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
戴尔的业务尽管与10年之前相比差了很多,但是目前并不算太糟,资本回报率依然良好,现金流依然充裕,显示它仍然拥有一定的“护城河”。“护城河”不断变宽的公司与戴尔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例子是:全球农业化工巨头孟山都公司(Monsanto)。2001年,孟山都70%的收入来自具有专利保护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但是这些专利逐渐都过了保护期,不再享有垄断优势,这使孟山都的未来看上去有点脆弱。但是幸运的是,它的转基因农产品(000061,股吧)部门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动力。从2001年至今,利用之前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孟山都的转基因农产品每年的销售额增长约20%,目前大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一半,利润则超过一半。这使公司的业务依然保持强劲,公司的股价同期则上涨了大约5倍。
现在我们觉得孟山都的“护城河”属于稳定。它的科研实力依然无比强劲,它的技术比竞争对手领先好几代,它能够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现有产品、以及开发新的产品来维持和扩大自己的领先优势。孟山都的“护城河”评级从2001年到2008年,逐渐由“无”上升到“宽”。买入“护城河”不断变宽公司这对于投资者来讲,究竟有何启示呢?显然,长期投资者应该买入那些“护城河”不断变宽的公司。实际上,如果这些公司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护城河”,会更好。但是,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护城河”往往在不经意间产生,而非由人所刻意设计:有时候是因为一次幸运的科技发现;有时候是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突然垮台;或者其它一些历史上的意外。孟山都公司之前也曾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直到它的新产品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它的“护城河”才真正建立起来。但是,即使在“护城河”明确存在之后才买入孟山都,到目前为止也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问题的关键是,在“护城河”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往往很难被人所发现,尤其是在市场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较为简单的是尽量避免“护城河”不断变窄的公司,尽可能的让自己的投资组合偏向“护城河”不断变宽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