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想好三个问题,试点股吃香有道理

  试点股首度复牌不涨停现象的增多,不仅说明了试点效应正在出现递减,而且引发了我们对市场的思考。

  效应为何递减?

  前期试点复牌股票的表现未能激发人气是导致试点股效应出现递减的重要原因。

  由于前期市场普遍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寄予厚望,因此大家存在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认为实施对价方案后的股票会走出较好上涨行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以首家复牌的试点股三一重工为例,该股从2003年7月3日上市到宣布试点之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05年4月29日,共经历了441个交易日,简单平均持股成本为22.33元,加权平均为22.85元,我们取加权平均价22.85元作为这部分股东的平均持股成本(未考虑期间的派现因素)。对于这部分股东来说,由于持股成本略低于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23.82元,因此有一定获利。根据对价比例,股改后价格在16.33元之上这部分老股东便能从中获利,但三一重工复牌后很快跌破这个价位,周三收盘也只有15.67元,这无疑对市场信心构成较大冲击。金牛能源走势也是如此,按照24日收盘价7.44元计算,其保本价为5.95元,但该股复牌自动除权后连续两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在5.95元之下,也影响了市场的参与程度。

  另外,第二批试点公司在宣布股改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量,显然有资金提前介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大量资金的提前介入无疑对这些股票复牌后的走势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一旦这些股票出现短线上涨势必会遭受到大量获利盘的抛压,使得这些股票无法持续上涨。或者说第二批试点股票的利好因素已经通过资金的较早介入而得以提前消化,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试点个股的影响必将逐渐减弱,试点个股的激情也将大打折扣。

  股指为何走弱?

  大盘自1783点调整以来,期间曾经出现过三次力度较大的井喷行情,一次是“9·14”反弹行情,一次是“2·2”反弹行情,另一次就是最近的“6·8”反弹行情,前两次反弹后股指再次探底,本次反弹后股指也出现缩量调整,为什么在试点板块尤其是中小板持续火爆的背景下,股指没能走出持续上涨行情呢?

  试点个股的走势虽然一度十分强劲,但维持时间极短,最长的也不过两个交易日,短线运作迹象过于明显,制约了股指的持续上涨。同时,“6·8”反弹行情中,表现最具持续性的无疑当属中小板股票了,但中小板的整体上扬也是短线资金所为。由于第二批试点有10只中小板股票入选,并且市场也预期中小板将率先实行全流通,这极大激发了短线资金对中小板的运作欲望。因为中小板大都属于小盘股,需要的资金十分有限,选择这一板块作为反击突破口,充分表露出多方的信心不足,并且带有较明显的短线思路,而这显然无法推动股指持续上涨。

  同时,主流资金存在较大分歧也制约了股指的上涨。“6·8”反弹过程中,与试点个股、中小板个股反复活跃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基金重仓的一些股票,比如烟台万华、中集集团、盐田港等并没有出色表现,煤炭、有色金属、金融等股票也表现平淡,即使“6·8”行情初期表现出色的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指标股也出现了反复震荡,这种分化走势说明目前市场存在较大分歧,或说市场的矛盾心理较为明显。具体说,左右市场大局势的主流资金仍在观望,基金为首的主流资金也处在谨慎观望之中。由此可见,市场主流、非主流资金对后市存在明显分歧,矛盾心理较为严重,这是制约股指持续向好的一个因素。

  试点退潮后怎么办?

  随着两批试点的结束,股改工作将全面铺开,而试点个股表现的日渐逊色,预示市场将面临新的考验。

  试点板块行情逐渐消退,市场面临的最大考验是热点匮乏。因为自从去年宏观调控以来,一些周期性行业的增长速度将明显减缓甚至出现大幅下滑,由此导致许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较大变数,今年半年报预增的个股家数可能将明显少于去年同期,而业绩下滑的个股数量也将明显增多,这将使得市场难以大规模发动半年报业绩浪。而围绕股权分置改革挖掘的板块、个股也已基本轮涨一遍,难以挖掘出新的热点,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活跃的基础面临严峻考验,热点匮乏难以避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试点个股以及试点板块的反复上涨都未能引发股指出现持续上扬,在这些积极因素得以充分消化、试点板块行情逐渐退潮之后,大盘面临诸多压力和考验,比如热点匮乏、主流资金与非主流资金分歧较大等,在这种环境下,股指难以走出较大力度的上涨,更多地可能是将重新归于平静,继续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通过反复震荡来寻找新的平衡。因此,后市股指出现反复震荡筑底的机会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