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看待股市上涨,静心使出精准一击
动态地看,经济复苏的速度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在未来宏观经济会继续向好的条件下,不仅现在的市场估值会得到修复,而且,相对估值或者绝对估值有可能依然还是偏低的。
我们说要理性看待股市的上涨,言下之意,其实也是说要动态地看待股市的上涨。用动态的眼光看股市,它的走势不仅是一种可以与历史对应比较的客观存在,而且更是一种自身内部动因激发而起的发展需求。人不可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的道理,把股市的运行简单地看成历史的重演,也是一种有着很大局限性的观点。我们看股市,任何时候都应该动态地发展地去分析。
一方面,同过去相比,现在的指数点位虽然比1664点翻了一倍多,但相对于6124点则不过收复了一半多一点的失地;另一方面,同未来的发展相比,在IPO重启的条件下,未来的指数无论结构成分或估值基础都将发生不同于过去的变化,与其说股指即将走到非调整不可的终点,不如说是市场又将揭开一个新的起点。
静态地看,目前无论是整体市场的股指还是部分行业或股票的估值同原来的业绩相比,确实已经处于相当不低的水平。但是,动态地看,经济复苏的速度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在未来宏观经济会继续向好的条件下,不仅现在的市场估值会得到修复,而且,目前的相对估值或者绝对估值有可能依然还会是偏低的。
估值是一个多维的空间概念。估值预期的变化,不仅取决于企业盈利状况的变化,在特定的条件下,跟政策预期的变化和人们信心的弹性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在货币政策比较宽松的时候,市场估值会高一点;在货币政策比较紧的时候,估值会低一点;当市场信心比较强的时候,估值会高一点;当市场信心比较弱的时候,估值会低一点。对于投资者来说,估值永远是一个探讨不完的有意思的话题。
离开了估值的动态变化,人们或许很容易就被“泡沫”的定性给套住。其实,什么叫资产价格泡沫,谁能真正给说得清楚?
在经济学概念中,其实有许多是没有确切的统一定义的东西。它们在某种时候,不过是为人所用的鬼影子。如果不是金融危机让一切沽名钓誉的伪经济学原形毕露,“通胀斗士”的金字招牌或许至今还在格林斯潘的头上熠熠闪光。
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没有前13次的连续减息,后来的连续17次加息也就没有了出师之名。而如果没有连续17次加息后的迫不得己的再度连续大幅度降息,美国的次贷风波也就不至于演化为一场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在连续五届的任期中,先是连续减息刺激过度投资,接着又连续加息抑制通货膨胀,然后再连续减息吹大房地产泡沫。“通胀斗士”格林斯潘后来反而被指为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没有原因的。通胀预期成了格林斯潘手里爱捏成什么模样就捏成什么模样的橡皮泥。但是,格林斯潘念念有词的通胀预期,其实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的通胀风险,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鬼影子。所谓的“通胀斗士”,说穿了,无非也就是挑战鬼影子的鬼斗士而已。可悲的是,人们被这位“通胀斗士”玩弄于股掌二十余年,到头来还没有看到真正的通胀到底是何模样,反而被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陷于灭顶之灾。
现在不少人都在喋喋不休地鼓噪通胀的风险,但是,今年一至五月有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无论是CPI还是PPI,都是在逐月下降的。这与其说是通胀,还不如说是通缩。通胀的预期莫非空穴来风?
对于目前刚刚展开恢复性行情的股市,现在谈论泡沫不泡沫显然也还为时尚早。市场资源供不应求的格局还远未得到改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不仅对经济复苏是一个有力的支持,而且也使得投资者有了一个目前来说还不是风险太大的投资场所。目前的流动性不仅大致上合理地反映了对资产价格的估值预期,而且也是可以支持这轮恢复性行情的发展趋势的。随着新股供应量的增加,市场自身会相应地进行必要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