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学习和体验的性质是什么?,学习和体验的性质有哪些?

  正如我之前所讲的,我们在出生时并不知道我们必须在物理环境中有效地运作才能满足自己。然而,我们在出生后必须掌握这些知识。我们的内心深处会迫使我们掌握相关知识。我们的好奇心会迫使我们探索和学习。比如,一旦我们了解了某事的本质,或完成了某个任务,我们就很快觉得无聊了并想尝试不同的事物。无聊感是一种内部力量,迫使我们探索新事物,了解新事物。

  吸引力也是一种内在力量,迫使我们去探索环境,创造新的体验。如果拿走小孩好奇(他感兴趣)的某个东西,结果会如何?他通常会开始啼哭或发怒。啼哭表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不平衡,需要一种补偿。当我们已经研究了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并得到了满足的时候,外部环境会让我们通过体验得到了内心的满足。满足之后我们就失去了兴趣,开始感到无聊,然后开始寻找新的有趣的东西。

  我们本性的另外一个特点也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无论何时,只要我们学到新技术,我们在潜意识中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然后我们就可以自由地学习其他新东西了。要学会一门技术,我们要把这个技术细分为很多小步骤,并认真执行每个小步骤,直到最终形成有效的整体行为。我们太关注于每个小步骤,我们在聚精会神的同时就没有注意到环境中的其他事物。比如,当你在学习体育方面的新技术时,你想努力实现做到协调一致时,其他人却用一些无关的事让你分心。在这种情况下你发现自己很难聚精会神地做事。然而,一旦我们学会了这个技术,我们可以在分心的状态下轻松地使用这个技术。

  如果我们没有这个特点,如果我们无法在潜意识状态下使用技术,我们就会像婴儿一样寸步难行。请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必须像婴儿一样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去拿东西,那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没有必要监视自己的眼手举动,我们的举动是自发的。我们必须学会这种方式。因为我们被环境中的事物吸引了,我们想通过感官去体验这些事物,所以我们能学会相关的技术。当我们学习每个技术时,我们能自动地运用技术,这样我们就不必关注每个小步骤了,这样我们的注意力就可以解放出来,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去探索其他事物。

  我们活着的功能之一就是学习。我们的好奇心会让我们去学习,我们感兴趣的事物会让我们去学习。从最基本的角度来说,因为我们活着,我们和环境互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活者,所以我们要学习。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学到的东西都是有用的,不一定会让我们感到满足。我们在小时候无法控制自已应该学什么,不一定能了解外部世界的本质,不一定能了解外部世界的运行规律,我迟点再具体谈这个。

  当我们把自己的点(例子中提到的点)扩大,对环境越来越了解时,我们和环境协调一致的能力也提高了。当我们学习的时候,我们就改变了自己的内部环境的组成和一致性。每次改变内部的同时都会改变我们的观点,都会改变我们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当我们改变了内心以后,当我们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之后,我们就发现外部环境变了。每个新认知都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选择,这些不同的选择会让我们和环境更加有效地互动,这样就改变了我们的体验的性质。

  似乎我们学到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体验满足程度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性,但我保证并非如此。如果真的这么明显,那么大部分人就应该想到恶劣的状况、不幸福、不满的状态和缺少知识有关系,他们就不应该拒绝承认有些事是他们未知的,他们需要去了解未知的事物。

  人的欲望总是永不知足的,满足了一个欲望,还有更大的欲望,直到我们学到了所有的未知事物为止。如果我们确实能做到无所不知,那么外部环境的结果和我们的心理环境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完美地了解自己——了解内部力量对我们行为的影响和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才能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完美一致。因为我们的知识都不够完美,所以我们可以这么想,对于在任何物理环境,除了我们自身的体验,如果我们做出其他的选择,一定能产生其他的体验,只是我们当时不知道还有其他的选择。我们在任何环境下的体验和我们的知识、见解和能力水平是一致的,这是我想说的要点。

  我们学的越多,我们就越有能力知道未来的可能性。然而,前提是我们要承认,除了我们的期望和信念相信的事,还有其他可能性存在。请记住,我们已知的一切和我们未知的一切代表了我们当前的操作是有限制的。这些限制和中世纪的人认为地球是平的是一个道理。

  如果我们不承认在任何状况下实际信息和选择比我们知道的还要多,那么我们就永远不知道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存在,甚至是更满意的可能性。只要承认还有其他更好的步骤存在,我们就能开放地认知并学习这些步骤,这样就能更加满足。拒绝承认其他可能性的存在相当于在没有发明电之前不承认电的存在。如果我们总是坚信自己的观点,环境就会不停地攻击我们,导致我们感到紧张和焦虑。外部环境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但是我们却拒绝学习,所以外部环境会攻击我们。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已的感觉来决定自己是否要学习以更加有效地在环境中操作。如果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之间是平衡一致的,那么我们没有理由感到失望、沮丧、困感、紧张或焦虑。正是因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之间不和谐,不一致,所以我们才会体验到不愉快的消极情绪。因为当内部和外部之间是平衡的时候,我们才会体验到快乐、幸福和满足。所以在任意时刻,只要我们感觉到了消极的情绪,那是因为我们要么没有采取适当的步骤,结果感到沮丧和失望;要么是我们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结果是感到有紧张、焦虑和困惑。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的感觉都能告诉我们自已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并指出我们要学习什么才能得到更大的满足。

  举例说明,如果我们对我们的人际关系感到不满,那是不是因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差呢?是不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沟通技巧一并实际运用了一就能实现更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和别人的关系更加亲密?问题是,我们可能会认为适当的导致更加满足的技术并不存在,或是我们认为已经知道了该怎么办,如果此时我们感到了不满,那肯定是不可能会感到满足。如果我们接受了最后一种设想,即使环境向我们证明我们是有可能得到更大的满足(比如看到一对夫妻正在享受幸福),我们可能会认为他们是在假装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必向他们学习了。

  在第一种设想下,我们会去研究,学习,探索,这样就能实现高效率和满足。后面两种设想很明显只会导致更加不满。也许人不同,地点不同,但是我们会反复体验到同样的痛苦状况。这样的不满会一直循环下去,只有我们承认我们必须去学习并开始学习时,我们才会感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