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分析公务员多少才合适

  下面为大家深入分析公务员多少才合适:

  “官满为患”,是多数人对中国地方政府的一种直观印象。最近广东佛山曝出的许多职能部门多达十几个副职的现象,似乎对此就是一个印证。那么,中国的官员到底是多还是少?

  要搞清这个问题,需要有个参照系,有比较才好判断。笔者前些天正好看到一篇谈中外公务员对比的文章,不妨直接拿来说明。

  该文选取美、法、日、英四个国家,从三个角度和中国作对比。第一个角度,是按照公务员的定义所得出的各自国家的“官民比”。美国公务员是指除政治任命以外的政府部门所有工作人员,人数为2403万人。法国公务员是指政府、公共机构、公立医院工作人员以及中小学教师,数量为505万人。日本公务员是指政府系统的公职人员以及国会、法院、国立学校与医院、国营单位所有人员,人数为448万人。英国公务员是指非经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常任文官,人数为46万人。中国包括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在内的宽口径的公务员数量为1053万人。这么算下来,美、法两国的“官民比”为1∶12;日本为1∶28;英国为1∶125;中国则是1∶122。

  不过,国家公务员局前不久公布了近三年全国公务员的数量,分别是2008年659.7万人、2009年678.9万人、2010年689.4万人。需要说明的是,公务员局的这个数据未把社会团体纳入。按2010年全国总人口133972.5万人计,我国的“官民比”为1∶194.3。应该讲,这个比例是很低的,与社会上流传的“中国是世界上官民比最高的国家”之说大相径庭。

  如果说,由于各国对公务员的定义不同,这样来进行“官民比”不很可靠的话,那么,用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之比而得出的“官民比”就比较真实客观,也具实际价值。从这一角度看,美、法还是1∶12;日本为1∶23;英国为1∶24;中国把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中吃财政饭的人都算进来,达到1∶26,在5个国家中是最低的。

  第三个角度,从单位GDP所占公务员的比例来看。之所以要从该角度来分析,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规模是否适度,不仅需要考虑“官民比”,而且要考虑公务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公务员的行政效率。根据此一角度而得出的百万美元GDP“官民比”分别是,美国2.31人;法国3.46人;日本1.14人;英国0.3人;中国8.31人。可见,中国公务员的效率最低;也就是,中国公务员的规模过大。

  当然,从上述三个角度来比较我国的公务员数量,是否最贴切可以讨论。但不能由此说,前两个角度否决了人们对我国政府“官满为患”的印象,就认为这种印象没意义。印象虽然有时也会骗人,但并不表明形成印象的过程没价值。从“官满为患”的印象来说,这里应该看到两个问题,一是我国人口的基数太大,从而比起总人口少的国家,显得供养的公务员的比例低;更重要的是,虽然公务员相对总人口的比例不算多,但由于我们的官员权力大,占用的行政资源多,因此,总的用于公务员的行政支出实际不少。

  公务员数量的多寡虽然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分配,但对我们来说,更应关注的是公务员的履职情况,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更可堪忧。人们经常看到,一些官员一天到晚忙个不停,而另一些官员一天到晚却什么事都不干。无论忙还是闲,深究起来,其实都有些不太正常,忙中有“水分”,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闲也不应该,一些该政府做的事,提供的服务没有去做。它反映了政府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客观地说,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们的政府规模要大一些。

  所以,归根到底,要寻求一个公务员队伍的最优规模,是要费些时日的。诚如上述文章所言,我们正处于转轨中,种种因素制约着公务员队伍的收缩。如:中国市场成熟度低于发达国家,政府培育市场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需要新的机构和人员;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管理更多的新事务,需要增加新的公务员;政府公务员制度存有传统体制的弊端,使得政府机构增加、公务员规模扩张具有惯性,等等。除此外,中国的公务员队伍和政府机构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就是前面谈到的政府职能的错位、失位和越位问题;二是公务员的权大责小问题,它使得公务员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和机会大大增加,并导致公务员做事不讲究效率,浪费国家资源;三是公务员的比较收益使社会对公务员队伍的趋之若鹜问题,这也会造成社会的生产和创新严重不足,从而,长久而言,会导致国家失去创新力。

  因此,“官民比”是否过高只是问题的表象,实质在于政府的改革是否到位。从上述分析来看,这一改革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