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阿尔法值、股票离散和波动性的介绍

  阿尔法值、股票离散和波动性的介绍如下:

  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崭露头角的有效市场理论(EMH),其拥护者认为,获得优越的信息并按之采取行动弊大于利。换句话说,他们认为研究和实施的费用超过了成功选股得到的超额回报。

  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理念是所有传统的基金经理和股票分析师不断地寻找有潜力超越市场表现的证券。因此,竞争如此激烈,以至于任何关于公司发展前景的新观点都是共享的。此外,股价的反应如此迅速回应以至于几乎抵消了任何明显的信息优势。大量投资专业人士在同一研究领域工作,并有效地互相抵偿,这一概念被称为“人满为患”。

  虽然某些交易的确变得人满为患,但是有效市场理论没有考虑到市场情况的变化。例如,因主动的股票挑选者的能力产生的阿尔法值直接联系到离散度(或股票回报率截面标准差),在波动性较大期间必然上升。由Gorman、Sapra和Weigand进行的学术研究表明,回报离散度有史以来与时间序列的波动性及波动率指数的变动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

  传统的净多头策略,通常只有较低的跟踪误差和单薄的活动资金,其问题是他们需要更高水平的波动性和离散度以超越受基准限制较少的基金经理。此外,由于波幅通常在股市下跌时增加,传统基金经理因不能从做空头寸中产生阿尔法值而严重受限。

  相反,高于平均水平的波动性受到多/空策略基金经理的喜爱,因为它既可以通过消极也可以通过积极信念创造更大的价值异常。因此,它直观地追随潜在阿尔法值,因为离散度上升,从做多表现最好的股票和做空表现最弱的指数升幅获利。

  虽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反常态的低波动性和离散度的时期,例如2004-2006年期间,但是毫无疑问,价值异常随着无偏差的频率还会继续出现。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创建波动性和离散度的“硬”“软”实力是持久的。

  硬的因素涉及到微观投入股票业绩产生的“自然”离散度,如企业结构、管理质量、业务组合、投入成本、地域风险和资产负债表实力。软的因素关系到投资者行为,包括对增长型和价值型股票的周期性偏好,因恐惧和贪婪产生的“羊群效应”和感性交易。

  Gorman,Sapra和Wiegand分析超过17年的美国股市回报率并得出结论,在最高的四位数从高估的股票中获得的阿尔法值和卖空最低四位数的业绩表现者很多且很有“经济意义”。因此,可行的阿尔法值不会供应不足(如有效市场假说的主旨)。实际上,真正熟练的基金经理的相对短缺,一直是主动与被动辩论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