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从市场波动率中学到哪7个教训?市场波动率中的教训有哪些?

  过去几十年间,金融危机出现的次数前所未有,在没有经过事后研究总结的情况下,30多年前,有谁能够预测到任何-种动荡的市场条件呢?该清单令人震惊,包括《布雷顿森林协议》失效。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黑色星期一、日本股市大崩溃、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倒闭、俄罗斯卢布危机、亚洲金融危机。9.11恐怖袭击事件、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信贷危机,以及最近大宗商品价格剧烈被动。这些罕见事件对市场波动率既产生短期影响,也产生长期影响。

  研究者随便剔除了这些事件中的时间因素和情感因素,详细地进行记录,并从中吸取一些教训。然而,最近的波动率和风险给人们带来重创以及现实生活的教训,普通投资者仍然身陷其中。

  把宏观经济数据和细分行业数据放到一边,几个与波动率相关的教训似乎是相关的。

  教训一

  金融危机和市场波动率通常波浪式出现。像海啸一样,首先在某国的海岸感觉到被动,接着,猛烈的被浪出现在其他海岸。通常情况下,连续性是非常紧密的。这些金融海啸的释放-般会导致经济疲弱政局不稳和金融混乱。

  教训二

  下一轮危机肯定不同于上一轮危机。危机中,既可以赚钱,也可以赔钱。一般情况下,那些赔钱的人们会设置安全措施,以免因相同的方式导致第二次损失。随着机构的发展。那些在危机期间以及其他市场波动期间盈利的人们,会在其他方面寻找弱点。从这种简单的动态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下一次金融危机也会有自己的特色与之前的危机有着显著区别。

  教训三

  市场波动率-般具有持续性。也就是说,无论是高波动率期间,还是低波动率期间,一般情况下,都要持续更长时间。尤其是,在整个罕见事件中,股价持续下跌经常会出现高波动率区间。波动率的持续性源于经济整体健康情况,包括经济变量的波动率、诸如通货膨胀、工业生产以及生产部门中的债务水平。

  教训四

  波动率是无效金融市场的产物。高效金融市场。以其真实价值设定价格,是合理的期望,因此,买方和卖方对经济和其他单个部门,都是基于广泛的共享信息做出理性的自利决策,二者都根据这一决策进行市场行为。然而,在面临意想不到的冲击时,如严重千旱、突发性银行破产,或者是政府政策的巨大变化,人们往往会措手不及,这会打破市场常态。由于任何原因。或者根本不需要任何原因,市场能够,并且必然会发生变化。

  教训五

  波动率直接影响普通投资者持有被认为是高风险资产的意愿。在不确定性市场---不稳定的市场行情---中人们习惯于采用一种被经济学家称为“羊群效应”的行为方式,实际上,场内交易者称之为“突进”。这种倾向性会产生自我实现式预言:随着更多投资者卖出,其他人变得越来越有可能确信,这必定也是一个他们卖出的充足理由。随后的恐慌实际上能够放大这种趋势,而不是制止这种趋势。结果,股票或期权隐含波动率,在没有任何真实消息来证实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出现了剧烈波动。

  教训六

  市场波动水平的急剧变化,能够令市场参与者打消大幅、双向报价的念头。缺乏大幅、双向报价,或者缺乏流动性,可能会潜在触发不利的价格反应,反过来,这会促使产生非理性决策制定,导致大规模头寸清算。重要的是,期权的投资目标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能够评估出不良流动性危险的可能性。

  教训七

  投资者对市场基本面信心的强度和频率,会直接影响市场波动率。当投资者感觉到未来处于不断变化时,股票价格和期权被动率将会出现迅速、经常和明显的变化。这个教训不一定是直观的,因为人们或许预期,不确定性仅仅产生暂时性的波动,而不是巨量拋售狂潮。然而,这种非理性行为会导致交易者在周一确信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并且,到周五时,同样确信,世界已经平安度过了难关。

  教训总结

  波动率是投资风险的替代品。持久性波动暗示,风险和回报以一种可预见的方式进行权衡调整。也就是说,期权既可以表现为潜在投资组合的强化剂,也可以表现为被动率的碱速剂。然而,如果期权使投资者作出非理性判新。追逐回报,使输家损失惨重,或者采取风险行为,而这些风险可以被那些更能干。更恰当定位的人们消化的话,期权就是不好的或者说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