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投资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寻找有利于自己的投资方法?

  投资投市的收益只能通过两种途径显现出来,一种是现金红利,一种是股价。两部分之和即为股票投资收益。当然,股价既可表现为资本升值,也可表现为资本贬值。实际上,以货币金额计算,股价部分在股票投资收益中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分红。即便是价值投资者如巴菲特,在衡量股票投资收益时也只能采用这种算法,而不能按照其价值估值结果人账。因此,无论哪个流派的股市投资者,关注的都是股票的价格。

  价值投资者有个理念是认为价格终将反映价值或相差不远,因此,按照基本面选择好股票必能得到满意的收益。但是,当价格偏离价值比较远时,价值投资的账面表现会很难看,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不能不说这很尴尬。价值投资者的应对方式是无视价格变化,对于他们来说,股票投资不存在市场风险,只有投资风险。我们应该佩服这种高屋建瓴的气度和胸怀,至少价值投资者可以说服自己不受价格波动的情绪干扰,减少认知偏差和心理偏好,一心一意做好基本面研究和跟踪。但是,在这个信息严重不对称,而且变化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企业持续经营饱受考验的商业环境中,能否客观准确地衡量企业的价值,是个颇有争议的论题。

  各种技术分析指标和方法,各有千秋。从技术分析的本源上看,其实它们是采用技术的手段,试图抓住投资者和市场心理的变化。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技术分析越来越偏离这个基础,过变依赖所谓的科学方法预测市场走势和价格变化。这种工具化倾向发展到了认为市场是可以预测的,则与本书的观念渐行渐远。

  不同的年代流行不同的理论,没有哪个方法能够在市场上持续有效。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道氏理论应运而生,被证明确实适合美国市场,赚钱效应显著。后来的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效率假说等等,都曾占有一席之地。人们发现:当某个理论被普遍采用之时,正是其失去效力之时。格雷厄姆对此解释为两个原因: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准则不再能适用新情况。其次,在股市发展中,交易理论本身的流行性行为也会发生一定的影响,这从长远的观点看降低了其获得利润的可能性。

  任何一种有效方法的最初使用者只是一小部分人,随着他们赚取的收益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使用,投资者群体行为逐渐趋同,这违反了零和博奔的原则,因此,任何固定模式的方法的有效性都难以维持。笔者认为市场在短期内是没有模式的,法无定法,势无常势,不确定性是其唯一特点,人们总结的很多操作方法正是建立在认知偏差、心理偏好之上,而且没有考虑到投资者情绪的重大影响。当绝大多数人采用的是具有这些缺陷的方法时,那些能够跳出圈外,客观看待市场和自我的投资者,将有很多机会利用对手的弱点取胜。但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理性和自控能力缺乏,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股市投资成功只能属于这少部分参与者。

  笔者不否认现有方法仍具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它们对行业、企业的分析是需要的,笔者在股市操作中就综合了基本面和技术分析很多好的做法。例如,基本面分析虽然无法证实企业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但毕竟可以框算出一个估值范围,结合宏观和产业发展,有助于确定是否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以及价格的底线区间。很多技术指标很重要,在根据基本面选择了投资标的之后,选择相对好的人市时点,观察市场情绪和价格走势,及时u止盈止损。资金管理系统都不能缺少技术分析的支持。但这些只是基础,是具体的方法选择和使用问题,没有涵盖“人”这个最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并不能保证成功。归根结底,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控制住自身的冲动。

  冲动是魔鬼,在这个魔鬼的身后,隐藏着一头“欲望野兽”。换言之,冲动是欲望的果,欲望是冲动之因。大凡历史也好,村街里巷见闻也罢,少见有因冲动而导致良好或符合预期结果的案例。因此,我们急需控制冲动,并通过管好欲望达到理想效果。

  人的欲望,按佛教“人性之五毒”的说法,不外是“贪、嗔、痴、慢、疑“。具体对应贪爱、贪欲、贪念多;多怨恨。爱使气;愚痴无明、一厢情愿;骄慢自大、自以为是;狐疑猜忌犹疑不前。贪念、贪欲是人类之大戒,其他欲望或多或少源于人的贪欲。嗔、慢也是股市常见病状,源于投资者的自我认知不足,多将控折失败归于客观原因,而将偶然的胜利理所当然地视为已功。由此一则大怒,一则大喜,而在旁观者看来,或疯痴或癫狂,不可理喻。笔者投身资本市场多年,奉行一个基本原则,即从不向他人推荐股票,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投资标的的选择,背后都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理据,以及对投资时限、投资回报的预期。“我之美味,也许乃汝之毒药,吾之所想,非汝所图”,因此个人选择多半不适合于他人,如果别人依样画葫芦,责任在彼而不在我。何况人的想法在变,市场在变投资之后的临机处置方式也不同,由此会造成同样的选择,结果却大相径庭。股评人士或以荐股为业的人士,最终会被股民抛弃,也是因为众口难调,听你的建议赚了钱的人,将你奉若神明(股神因此横空出世),踏空或因你建议而套牢或劃肉的人,则视你为寇仇。身陷如此进退无据之境,皆因人类本性中的嗔、慢。

  很多人都遭遇到类似情境,股价一升就担心踏空,失去了买入的最好时机,怀中如揣了一只兔子,跃跃欲试,最终可能在当日价格高点杀人,却没曾想会遇上“一日游”行情,此后或阴跌或盘整,懊悔之情,难以言表。这是因贪而“痴、疑”的一个典型场景。坦率地说,笔者自己也避免不了犯这种错。贪念会驱使自己忘记或不愿意花费时间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有意或无意地过滤掉不利的信号、信息,在过度自信的“执”念之下,忍不住买人。可见管好自己,破除“我执”是多么困难。即便技术水平再高,贪念之下,也会让人顿失分寸,把谨慎克制抛到九霄云外,慌乱之中,埋下铸成大错的种子。

  同类情形还有很多,比如过早抄底,希望股价还会上升而不肯兑现收益等。恐惧,有时表现为害怕过早卖出而赚不到更多的回报,有时表现为担心过早买入而被套,也可以表现为害怕过晚卖出或者过晚买入。总之,贪欲和得失心过重,会让投资者丧失或弱化其客观分析判断能力。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对买入和卖出时点的把握,需要求助其他方法,比如价值投资者。技术分析流派,都有自己的方法论。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论你采用什么样的投资理念和体系,即便不完美,都应严格执行,要能做到不因股价发生波动而乱了心性,放弃原则和规定的方法,在冲动之下作出买人或者卖出的决定。

  很多炒股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投资理念和方法体系,在正常情况下,只要沉稳应战,多数都有不错的收获。问题在于,干扰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来自外界的信息和价格扰动了内心宁静。如何稳住自己的心态,才是克敌制胜的要招。御外敌须先制内贼(心之贼),这就是内省的功夫。价值投资难在“守”字,如但斌所说“守股如守寡,即便当初决策正确,日后能否成功,终究看“守”的功力。技术分析,难在客观,即便用得恰当,仍要防止自己作出选择生的解读和判断。一句话,不要跟着心走,要守定自己的原则,遵守投资的纪律。

  人类也许永远无法战胜自己,一旦被欲望束缚,即刻落人“执”的巢穴,不由自主地做错事。谁能超然跳出身外,来客观看待自己。观察世界呢?这也许有点强人所难。可能这也是催生程序化、量化投资的兴起的一个原因吧。机器显然能够克服人的一些本质缺陷,但也会带来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