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证券市场发展的五阶段”论指的是什么?

  世界银行财务部主任阿格迈依尔(1989)在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组织实务和政策作了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了“证券市场发展的五阶段”论。

  (1)停滞阶段:仅有少数人知道证券市场的存在,只有极少数公司挂牌,交易进行缓慢,价格保持在票面水平。当有人发现股票价格被低估、股息收益超过其他投资形式时,就会开始买股票,并由开始的谨慎逐渐变得较为踊跃。

  (2)操纵阶段:当一些市场参与者发现股票供给量很少流动性有限、只要购买少量股票就可以使一种或多种股票价格上升时,操纵阶段就开始了。只要价格扶摇直上,其他人就会开始购买,操纵者得以实现赚取暴利的目的。

  (3)投机阶段:当一些人获得大量投机收益时,更多的投机者就会被吸引到股市中来。当价格被哄抬至超过内在价值,交易额也迅速上升时,投机阶段开始了。由于新股受到追捧,许多公司开始发行股票,股票供给扩大,市场供求关系开始失衡。政府也采取种种措施抑制投机活动,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投机。

  (4)巩固或崩溃阶段:到一定时候,可用于投机的资金估竭,认购新股的热情已下降。投资者认识到股票价格过高,已背离了它的内在价值,此时,股票价格开始下跌。由于投机阶段的繁荣程度不同,股票价格不是逐步下降,就是急剧下跌,调整或崩溃阶段就开始了。这一阶段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这主要取决于价格下跌速度,也有赖于经济增长、公司利润、通货膨胀、利率、其他投资方式收益、政府的鼓励措施和机构投资者行为等。

  (5)成熟阶段:当最初的投资者重新获得信心,而且有更多新的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后,成熟阶段就开始了。在这一阶段,投资者更成熟,股票供给量更大,交易量更稳定,流动性增强。当然价格仍会继续波动,但已变得不那么剧烈。

  中国股市作为新兴证券市场,也必然要遵循这样的一种规律。通过对以上三种指标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股市仍处于效率低下的投机阶段。

  理性的投机行为有助于股市的流动性,但非理性的投机行为会加剧股价的波动。投机者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持续的无特定对象的买卖活动,从中博取股票价格差收益。风险和利益并存、股价的起伏波动、获利和被套的现象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使得股市成为充满机会的动态过程,使股市有吸引力。当股价被炒得火暴之后,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普遍的投机狂热,会出现以价格异常上涨为基本特征的虚假繁荣。

  “财富效应”吸引着大量的投资者涌入股市,将大量不稳定的短线资金、借贷资金带进股市。通过货币表现的股票交易的收益会繁衍成为不可数的无限膨胀的“泡沫”,但只要货币持有者相信在这些交易中隐含着他们所预期的收益,无论这种预期多么充满幻想,他们都会继续进行交易去吹胀泡沫。股价不断上涨会越来越脱离其内在价值,泡沫越来越大、越来越稀薄,一遇风吹草动,资金随即离场,股价狂跌,导致股价巨幅异常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