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为什么A股上市公司需要PIPE投资?

  我们看一下A股上市公司的特点,刚上市的时候是一家高速增长的公司,比如刚上市时100%或50%增长,过一段时间呢,由于产业周期的原因,财务策略的原因,收入利润增长往下滑,比如30%的增长,我们叫它白马股;再往下走呢,就是周期股,从100%增长到10%增长,再往下走呢就是ST股,再后来是保壳股。

  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老产业需转变、新产业无能力。

  第一个问题是老业务效率不高,有空间降低成本和费用,需要进行效率提升;可能还有机会做同业并购整合,要看具体的行业;老业务去新三板挂牌,怎么挂;股权激励问题;视野开阔问题,老业务的人年龄比较大,要经常向他们灌输市场的新办法和策略。

  在新业务领域也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新业务做什么,新产业如何选择,新产业是否和老产业有协同关系,或者是直接跨界;投资并购问题,新产业必然不是从零开始,一般是通过并购方式进行,一般这样的公司没有投资并购能力,历史上也没有做过并购;投资并购的工具方面,如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很多标的现在都比较贵,现在去收购都是十几倍市盈率,现在一般建议能不能先设立投资基金,先做孵化,只要孵化成功1/10就是赚了,并购基金适合投资成熟性的产业,如利润有3000万;新产业资源问题和新产业人才(选育用留),上市公司一般都缺少资源和人才。

  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理念问题

  上市公司老板的理念要提升到产融互动理念,老业务和新业务要互动。在母公司层面上,要上升到产融互动理念,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融资和投资。上市公司上市初期都是做某一个业务/产业,如果要进行转型一定要树立产融互动的理念,有的时候可以把上市公司的老业务剥离给集团公司,集团业务也可以发展一些新业务,可以把新业务输入到上市公司。此外,还需要考虑长周期的资金方案,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长的资金;还需要考虑集团的平台化管理,对老业务和新业务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不能用老业务的管理模式管理80后90后。

  聪明的上市公司如果要做转型升级,就要在增长下降之前发展第二产业,但很多A股公司是在第一产业增长下滑很大的时候才想发展第二产业,此时公司的市值较低、对第二产业的投入也较大,上市公司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产融互动模式是新老业务的接替,进而带动价值成长,很多上市公司不知道接替哪些新业务,即使想转型,也不知道往哪个行业转,公司不具备人才能力和管理能力。

  ▎2、管理问题

  我们截取了一家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在组织上有一堆供研产销的部门,公司治理结构导致效率低下。股东结构方面,很多公司是家族企业一股独大,公司高管和员工没有在股东层面享有权利,以及股东的二代接班问题,所以股东、高管、员工利益会存在不一致。二代可能是不愿意接班,也没有能力接班,这给我们一个机会,把股份转让给我们,与我们的利益进行绑定。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儿女来对待,又没有人来接班,迫切需要找到把公司进一步做好的人如果有一帮有能力、有资金、愿意干的年轻人愿意推动公司二次创业,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我们进去之后,会对高管层和员工层的利益进行梳理规划,很多老员工失去动力、很多公司的帮派和派系太多,公司不能往前走,我们进去可以注入一些新的力量,可以对公司内部产生冲击,这些是在中国情景下面临的核心问题。

  ▎3、人才问题

  缺乏懂新产业、投资并购、市值管理的有活力的年轻人才。

  ▎4、市值问题

  上市公司不懂如何将利润有效转化为市值,并且通过产融互动机理融资反哺产业。

  对当前市场的看法:

  当前整个经济是L型的发展,大家对投资收益率的期望要降低,不要幻想有那么高的收益率。市场上总有让你亏损的理财产品适合你。正道的投资是不要期望有太高的收益率,按照规定,在基金销售合同中不能说预测收益率或预期收益率,承诺的高收益率都是不可靠的。

  把对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降低,把投资周期拉长,肯干一些辛苦活,这是我们发现的三个投资思路,这些事情做起来都是辛苦活,尽人事以待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