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瞄准!年次新股投资的正确姿势

  瞄准!2017年次新股投资的正确姿势是这样的

  2017年1月下旬开始,次新股开始了一轮快速上涨。在这轮上涨中,不乏涨幅50%以上的个股,就这一波行情的特点,我们来分析分析,看看能不能总结出一些共性的思考,并对全年次新股的阶段性操作谈谈自己看法。

  这波行情中观察到以下几类现象:

  1、个股更看重质地

  过去的次新股行情龙头,往往看重的是市值小、股本小、筹码集中,而对于实际经营情况、成长力,没有过多的判断。而2017年以来,很多没有业绩的新股,三十多亿就开板了,随着IPO的不断加速,新股再也不是什么稀缺资源,只有质地好的才会更受到资金关注。

  2、估值低受到亲睐

  这一点在1月19号吉比特开板时表现的淋漓尽致。吉比特作为一家网络游戏公司,2016年全年业绩增加200%左右,居然开板估值跌到了25倍pe,和市场上其他的游戏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月下旬短时间被爆炒50%以上。

  3、游资机构集中抱团

  这点重点表现在张家港行和江阴银行的上涨行情中。前者是刚上市的新股,20倍pe左右的时候开板,后者去年9月上市,开板后阴跌到今年1月中旬。这两者虽然是银行股,但是流通盘极小且政治逻辑正确,遭到游资爆炒(最后阶段居然无量涨停),股价翻倍。

  4、老次新的关注较少

  新股的特征,为上市初期容易受到资金关注。伴随着IPO的不断加速,新股数量陡然增多。因此一月末这波行情到来时,上市不满1月的次新股表现机会较明显,而上市3月以上的次新股反应明显迟缓。

  有一句古话,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学会不断认识变化中的市场才能在其中游刃有余。针对以上出现的现象,我认为贯穿2017全年的次新股的操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规避夕阳行业,规避无业绩个股

  由于新股越发越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在不断加大。要从新股中找到质地比较好的,主要可以从公司的成长性,行业的未来前景,产品的稀缺性入手,满足以上条件的个股,相对弹性会加大。

  2、准确把握估值,远离纯题材股

  过去的次新股,经常一开板之后,便见到中期顶部。而现在的某些新股,由于市场行情不稳影响,往往会出现提前开板现象。若后期新股走稳,则在恐慌盘开板的个股,具有较好的买入点位。而判断个股是否属于提前开板,重点去关注开板估值这一因素,可以进行与老股的横向对比。

  3、集中注意力,盯紧波段龙头

  次新股数量急剧增多,但是市场活跃资金不断减少,出现大规模次新板块炒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在出现次新股阶段见底后,要着重观察市场的主流热点,敢于参与阶段领涨次新的龙头股,若未能参与成功,只买入了跟涨的次新,则需要密切关注龙头股的强弱力度,时刻做好止盈准备。

  4、炒新而不炒旧,短炒代替长持

  由于新股数量不断增多,可选择的标的也不断增多。在质地优秀,估值合理的前提下,选择上市时间越短的个股,越容易受到短期资金的关注,也越容易获得较大的炒作空间,到达目标价位后,及时止盈等待下一波新股机会。

  此外,总体上可以把握一个以周为区间的波段机会。每周五收盘后,证监会公布新核发企业IPO批文数量,按照目前的规律,每天两支以下(每周不足10家)为偏少,每天三只以上(每周15家以上)为偏多,数量在两者之间为符合预期,而每周五,受到市场对ipo数量不确定影响,往往处于弱势。

  具体操作是在次新一波阶段行情后,在周四前陆续兑现利润,在次新回调一段企稳后,根据周末新核发批文数决定下一波介入的仓位,若数量偏多则不宜左侧建仓,而应耐心等待下砸机会,若数量较少则可分期建仓,迎接反弹。

  从某种角度讲,市场永远是对的。次新股的超发,使得其掉下曾经的神坛,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但同时也给二级市场的参与者更多的机会,能够以较便宜的价格选择那些优质的企业。可以确信的是,未来两年的新股中,一定会产生几家细分行业的龙头和未来的10倍股,需要的是投资者的前瞻性把握和持股的信心。